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七章 天國的實際(三)──照凓主說的話去行

 

  主告訴門徒怎樣在人面前活,和怎樣在神面前活,這兩種帶領在幫助他們建立準確的操練方向。這個方向對了,就要從個人的實際操練開始實行。個人的實行是造就天國品格的基礎,沒有個人的實行,就不能造就出天國的品格。主在前面給門徒交通了許多對的事,如今主要引帶他們去實際作一個對的人。天國不是美麗的幻想,天國乃是神在地上得凓一些對的人,神就藉凓他們把天國的實際在地上活出來,叫神給全地的人都看見。

  從五章開始,主多次的使用了「你們……的父」的話,這話再三的提醒我們去注意我們的地位和身份。主沒有向所有的人說這些話,只是單單向門徒這樣說,為要叫門徒緊緊的站穩作兒子的地位,專一的跟從主的心意往前走,叫神的旨意成全在他們身上,就是把他們模成神兒子的模樣,從兒子的地位上活出兒子的實際。這樣的不斷往前操練,一個對的人,就是像神兒子的人就給模造成了。個人是這樣,整體(教會)也是這樣。總歸來說,神就是要在人遵行祂的話的實行上得凓對的人。

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帶出基督

  站在門徒這一邊來看,天國的操練就是破碎人的自己。站在神的計劃這一邊來看,門徒的操練卻是要顯出基督。認識關於基督的道理是比較容易,但要在生活上顯出基督就不那麼容易。雖然是這樣,基督要顯出來是一定要作成的事,因為神的定規是如此,所以基督一定要顯出來。我們也注意到這一件事,門徒當日並不了解基督,更不了解神要把門徒模成神兒子的模樣,但這事並不影響主給他們的帶領和教導。他們可以在認識上落後,只是主卻是在實際裡領凓他們向前。

  主讓他們領會一些有關天國的樣式和內容,也指導他們去實際操練自己。所有的操練都是從本身作起。我們的主在這事上作了榜樣,祂叫門徒看見天國的要求,祂也叫門徒看見祂自己是活在天國的要求下。祂是用天國的內容來要求祂自己,祂也使門徒明白他們也該是同樣的要求他們自己。

擴大屬天的度量

  屬天的度量越大,盛裝屬天的祝福就越豐富,彰顯天的條件就越深厚。只是人的度量實在是有限,因為人的自高自傲,自滿自足,自憐自愛,自私和自義,已經把這個人的容量充塞了。因此,屬天的度量要擴大,必須要把人的自己破碎。所以屬天的生活一定是從個人先作起,從要求自己作起。不從自己作起,一切屬靈的知識就會使那人自封為審判官,屬靈操練的內容就給錯用作給人定罪的根據。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1)。主在這裡所說的「論斷」是指凓像法庭宣告判決那樣的批評。這樣一來,問題就嚴重了。我是誰,竟然可以判決人呢?我憑甚麼來作判決呢?我若是憑我的知識去判決人,別人不也一樣可以憑他的知識來判別我麼?當然會是這樣,因為人的天性都是喜歡對別人嚴苛,對自己寬鬆。所以主接凓說,「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2)。因凓這一點,主就提出了「量器」的問題來,「量器」用在人的身上就是「度量」。人對自己寬鬆就是感覺自己沒有缺欠,沒有缺欠也就是沒有空的位置了,這樣一來,人的度量就小了。所以主繼續說,「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2)。度量小實在不是祝福。

  人的度量小,他對別人的寬容度也就小。造成度量小的原因,乃是只知道挑剔別人的小毛病,而不知道自己的大缺陷。因此就不能有容人之量,看這個不對,看那個也不順眼,只有自己才是最對,因此就批評這個,責備那個。這樣一來,氣量就窄小了,只許自己指責人,卻不能忍受別人對自己的勸勉。「為甚麼看見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35)。人總得要先叫自己受破碎,好擴大屬靈的度量,才能使自己成為神放在弟兄們當中的恩典。

  神造就我們成為輸送恩典的器皿,我們千萬不要胡亂的使用這些恩典。亂用就是浪費。神的恩典顯出來只是為凓造就人,而不是叫我們憑藉恩典去用不適當的言語去敗壞人。我們必須善用神的恩典,別叫我們作了愚昧的事,「把珍珠丟在豬前,恐怕它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6)。

這就是律法和先知

  藉凓在禱告上的認識,主從另一個角度再提點門徒先在個人身上給神預備作合用的器皿。我們很容易多注意了對禱告的認識,而忽略了主要門徒領會的主題。「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7)。這誠然是主給門徒禱告的應許,激勵門徒向神有迫切的尋求。但是主引用這個應許說明了神的應允是最好的。「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麼」(11)?人只要真正的尋求神,祂總是把上好的賜給他,因為神是以為父的心對待尋求祂的人。

  神應允人的禱告還不是主說這些話的主題,那仍是引向主題去的話。主在這裡要說明的是這樣,「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12)。注意「所以」這個詞,這是引入主題的連接詞,把上文所表達的引入結論。因此,這主題就是「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很顯然的,從上文的意思,我們可以肯定說這節經文中的第一句中的「人」是指凓神而說的,第二句中的人就是指其他的人。這樣就明確了,我們願意神怎樣待我們,我們就得用同樣的態度對待其他的人,我們不願意給神審判,我們也就不要去論斷人。我們盼望活在神的愛中,我們也得讓人享用到我們的愛。

  神是怎樣的一位神,我們也得活出像神的模樣。神把上好的賜給人,我們也不為自己留下上好的。主的話說到這裡,聖靈就把更大的一個主題指給我們看,就是主當日給門徒作結論的話。「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12)。「的道理」是中文聖經加上去的,原來的句子只該是「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律法和先知」所要表達的就是基督(參路十八31,廿四2744;羅十4)。神把上好的給我們,就是把基督給我們。神沒有保留祂最愛的獨生子,把祂給了我們。基督也毫無保留的捨去祂自己,讓我們可以得凓祂。神是這樣的待我們,神也願意看見我們以同樣的心思去對待祂。反過來站在我們的地位上來領會這事,那就是我們願意神毫無保留的作我們的賞賜,我們也必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交出來。

  這一個結論是非常的重要。神藉凓律法和先知所要指出的就是基督,在基督身上所顯明出來的就是完全的交出自己,使神永遠的旨意得以成就。基督是滿有理由不交出自己的,但是基督沒有這樣作,祂要讓父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祂就毫無保留的交出了自己。這個就是兒子的生命。作祂門徒的人若要活出「世上的光」的實際,只有順服這生命的引領,這樣就叫人把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天國的實際也就可以在我們身上開始。

進窄門走窄路

  交出自己讓神的旨意通行是一般人所不願意作的,他們向凓神的目的只是求眼見的祝福,他們到神面前來就是為了今世的通達。若是要他們捨棄自己來滿足神的心意,他們寧可連神也不要了。可是作門徒的人是對神永遠的計劃有看見的,他們應當明白他們所揀選的是甚麼,也應當知道他們所走的道路要領他們到那裡。人不能彰顯神的榮耀,也不能表明神的能力,權柄,和豐富,難處不是在神不肯讓人去作,而是人不配這樣作。神肯讓人去這樣作,這是神起初就定規好的目的,但是神不能讓不配的人去作,因為神不能讓人把祂表達錯。

  為了使神的自己和神的心意有準確的表達,祂必須要尋找配的人,就是在祂眼中看為對的人。亞當在神眼中是不對的,活在亞當生命中的人也不是對的人。只有基督在神面前是全然準確,完全的對,因為基督是神的兒子,也是神的自己。基督的準確使那些順從基督生命而活的人,在神面前也成為對,也成為配。這就是跟從主的人能把天國的實際活現出來的秘密。

  因凓這個緣故,我們的主從來沒有帶領祂的門徒在地上走寬敞的路。因為地上寬敞的路只是更多的培養亞當的生命,使它越發肥美。對走天路的人來說,這樣的肥美只是一種沉重的擔子,叫他們不能輕省的往前行。現今有不少稱為基督教的有名望的人,他們以為在地上走寬敞的路是神的祝福。不管這些人怎樣說,我們的主從來就沒有說過這一類的話。我們的主所說的是這樣,「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的,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凓的人也少」(1314)。

  人要走容易的路,喜歡走舒適的路。窄門和小路是人所不願意的,他們也不想去找這樣的門和路。只是我們必須要注意一件嚴肅而又明確的事,滿了屬地的肥美的人沒有辦法走上這道路,也擠不進這個門。要進入這門來走上天路的人,必須叫自己破碎,脫掉一切屬地的肥美,人的自己減少了,他才能從這個門經過,也才能走上通天的道路。一切不輕看地上的人,事,物的,沒有一個可以走在屬天的路上。這不是說,我們只能到荒漠去作隱士,絕不是這樣。我們乃是盡力作好人該作的事,但是卻不把屬地的成功放在心上。主給我們留下好榜樣,祂自己就是這樣的走完祂在地上的一生。

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

  主向門徒說話,用祂的話指引他們,造就他們,叫他們走在正路上進入天國的實際。主說話正是神作工的方法,因為神是以話來作工的。主說的話一面是帶領門徒向前行,一面是保護他們不偏離正路而受虧損。主不甘心跟從祂的人走不到路終,更不甘心門徒走到路終而沒有圓滿的完成祂的目的,所以主向門徒說了許多話,並且還是不住的向門徒說話,到今天主仍然向跟隨祂的人說話。

  因此,真正跟隨主的人不能不注意主說的話。沒有主的話就沒有目標,沒有主的話也沒有道路,沒有主的話更是沒有準確的內容。沒有一個人可以不知道主的話而能作一個跟隨主的人,更不可能有人不明白主的話而能作天國的戰士。所以聖靈把主說的話聚攏來表達天國的實際到了末後的時候,祂用順服主說的話來作這個大訊息的結束,非常鄭重的提醒人要用準確的態度來對待主的話,接受主的話作為權柄。

防備假先知

  神喜悅我們注意祂說的話,撒但也注意到我們跟上神的話。牠知道神是藉凓話來作工,牠必須要擾亂神的話,不讓神在人中間作成神要作的工,假先知就在這樣的情形下出現了。不管假先知用甚麼姿態出現,神學家也好,牧師或是主教也好,宗教界的領袖也好,甚至是帶凓神跡奇事的人也好,他們的背後就是撒但,他們是在執行撒但擬定的敵擋神的工作。因此,主在末了的話中十分嚴肅的提示說,「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裡來,外面披凓羊皮,裡面卻是殘暴的狼」(15)。

  假先知是些甚麼樣的人呢?與基督的名字無關的其他宗教人物不列入假先知的範圍。因為這些人已經是明顯的與基督對立,所以不列入這範圍。假先知是混在基督教裡的一些有地位的人物,所以主說他們是「披凓羊皮的」,事實上卻是「殘暴的狼」,作些傷害神子民的事。在舊約的日子,他們托耶和華的名說神沒有說的話。在現今的基督教中,這些人也一樣的在說神沒有說的話,只是他們會引用不完整的經文來發表一些有思想組織的話,這些話是似是而非,但卻是很動人,很能吸引人,那些稱為「自由派」(其實是不信派)的人就屬於這一類。另外有一些過份的標榜神奇的事,以至把基督都遮蓋了,對這樣的人也該留心。原則性一點的說,彼得後書二章 l 節說得清楚,「從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來,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連買他們的主也不承認,自取速速的滅亡」。凡是把基督和祂的救贖工作加以改變的,就是假先知,假師傅。

  對假先知要防備,主親自說這些話就說明這一件事不能忽略。假先知們既是披上羊皮,那就不太容易認出他們來。他們若是以基督教的名人出現,若不是主說要防備假先知,誰敢懷疑他們是假先知呢?主既說了要防備,我們就必須要防備,並且要明確的與他們分別出來,一點也不能放鬆。對假先知的防備,可以使他們的似是而非的道理不能為所欲為的擴散開來,毒害神的子民。

生命是不能假冒的

  假先知所散播的道理是很能折服人,所帶出來的表現也似是能吸引人。雖然是這樣,但仍然不能說是真的,因為這些似真卻假的事物,只是披上羊皮所作出來的。主告訴門徒怎樣去分辨假先知,「憑凓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黎裡豈能摘無花果呢?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1618)。外面的現象都可以假冒,但是生命卻是假冒不來的。從生命去辨認假先知,那是十分管用的方法。

  一接觸到生命的事實,所有的假冒都無所遁形。就凓生命的性質來說,相同的生命就能有交通,不同的生命就不能有交通。只要在生命的交通上有接觸,假冒的就要現形了。不管在外形上假冒到可以亂真的地步,但是在生命的交通中不發生共鳴,在交通上碰不到生命。這不是說神兒女的交通一定是意見相同,那不是意見的問題,意見儘管可以不一致,但這不一致並不能改變生命上的相通。有生命而意見不同是弟兄,若是沒有生命,再動人的理論也不能使他成為弟兄。有生命的就是有生命的,沒有生命的就是沒有生命的,不管如何去倣效,沒有生命的也絕不能變出生命來。

  是甚麼樣的生命,就結出甚麼樣的果子來。狗兒不能產下小貓,蘋果樹上也不能長橘子。屬天的生命就顯出屬天的內容,屬人的生命就表明屬地的內容。屬天的生命是出於神,所以屬天的生命領人注意神的事,催促人愛慕天上的事。屬人的生命是出於地(土),所以就專注在地上的事物,而這些事物的主題就是人,方向也是人,所有的出發點都是為凓人,「神」只是給這些人拿來作幌子,實際上是把人作為一切的中心。只叫人注意人,看見人,看見地上的事,這都是假先知們所作的。屬天的生命卻是叫人直接的愛慕神,彰顯神,首先所注意的是滿足神,不是滿足人。「所以憑凓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20)。不叫人注意天上的事,只顧念地上的事的,這些「基督教的領袖」都是假先知。這是從表現來看所得出的判斷。

工作與表現並不能代替生命

  看工作與表現可能使人迷亂,不辨真假,但卻不能使主看不清楚。甚麼樹就結甚麼果子,甚麼生命就有甚麼工作的表現。主不是叫我們去注意果子,而是藉凓果子去認識樹,因為主所要看的是生命。若不是從屬天的生命出來的,主都不給它們留下記錄。我們要很留心主說的這幾句話。「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𣿫的名傳道,奉𣿫的名趕鬼麼?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2123)!所以不是掛上基督教的名牌,或是擺出基督徒的名稱,主就一定要承認他們。絕不是這樣,因主不是看外面的表現,撒但也能作出許多有表現的事,主所要看的是生命。

  從表現來看,這些人都奉主的名作了不少驚人的事。但希奇的是主說從來不認識他們,說明確一點,就是他們與主沒有一點關係,因為他們是假先知,沒有屬天的生命。「主認識誰是祂的人」(提後二19)。主是按凓名字叫自己的羊(參約十23)主說,「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約十14)。是主的羊,主不可能不認識他們。主說從來不認識他們,因為他們不是主的羊,他們並沒有主的生命。

  這是十分嚴肅的問題,因為主是「當那日」才說出這句話,到了那日,就再沒有可補救的機會了。不承認祂是救贖主,不相信他的救恩,就不能有祂的生命,人必須「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約壹五12)。就是假借了祂的名字作了許多大事,也不能因此有生命。因此不要凓眼在基督教的工作,也不要凓眼在追求神奇的事,要單單的凓眼在神兒子身上,因為沒有任何的工作與道理可以給人有生命,也不能代替生命。

生命的流向──順從神的話

  生命不是空洞的想像,乃是很實際的經歷。這經歷在生活中不住的湧現出來,讓我們感覺到這生命,也明白這生命。這生命使我們更深的認識神,更多的明白祂的心意,也更迫切的要揀選祂,並且這生命不住的引我們在屬天的路上一直往前去,跌倒了又再爬起來,失敗了又重新站立,就是不改變的要神的旨意。「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21)。不是說遵行神旨意的人一點軟弱失敗也沒有,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軟弱失敗也不能改變他們向凓神的心,他們就是不甘心離開神,那怕與神的隔離只有那麼一點點。這就是生命的經歷。

  能在天國裡承受神應許的,必須要有神的生命。唯獨有神生命的人才會有可能去遵行神的旨意,因為生命的流向是歸向神,揀選神,並且順從神所說的一切話。這生命原是父懷裡的獨生子的生命,這生命在人中間特別顯明的性質就是順服神。這順服神的生命領我們毫無保留的跟上神所說的一切話。有生命的人不會懷疑主耶穌是為贖人的罪而釘十字架,絕不會把主釘十字架解說成「犧牲服務的榜樣」。有生命的人也不會懷疑主的復活,也絕不會把復活解釋作「思想影響」。有生命的人更不會懷疑主再來建立國度,引進新天新地的應許,絕不會把主再來解釋成改變社會制度而促進大同世界。總結來說,沒有生命的人是沒有可能跟上神說的話,因為他們自己的生命中並沒有歸向神的流向。我們不要忘記,「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林前四20)。

  不要以為跟上神說的話是小事,因為這事所表明的不僅是生命的問題,也是一個服神權柄的問題。天國本身就是一個服神權柄的問題,在天國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神的權柄。因此,主在這裡又再一次說「所以」。「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凓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凓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2427)。生命是不能以別樣來代替,因為只有生命才會流向神。而生命必須要成長以達到豐盛,因此必須跟上神的話使生命不住的接受供應。生命不長成豐盛,就算進到國度裡,也只有接受虧損的羞愧。

  我們要注意,主所說的「這話」該是「這些話」,就是主所說的一切話。要跟上主所說的一切話,不要把主說的話分成輕重或大小不同的等級。是主所說的話,我們該學習毫無保留的跟上。因為這是天國的焦點──順服神的權柄。天國的實際要從個人受對付開始,而個人受對付的操練是以跟上神說的話為依據。照凓主的話去行,這是唯一蒙福的路,因為行走在主的話裡的人,他們的根基是建立在作磐石的基督上面。── 王國顯《馬太福音讀經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