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耶穌基督的家譜

 

經文:太一1-17

{\Section:TopicID=178}(一)馬太福音引論

  甲、馬太福音與舊約的關係。 馬太福音是新約與舊約的環節。馬太說明耶穌基督是舊約的目標,是舊約的大成。舊約講一個人。那人與亞伯拉罕有關,那人是本乎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而來,是本乎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而來。那人也與大衛有關,是本乎神給大衛的應許而來,是本乎神與大衛所立的約而來。所以第一章第一節開宗明義說:「亞伯拉罕的兒子,大衛的兒子,耶穌基督的家譜」。那人現在來了,祂應驗了舊約而來。「應驗」一字,在本書至少見十二次:一22,二151723,四14,八17,十二17,十三35,二十一4,二十六54-56,二十七9(古卷35節)。

  乙、馬太福音與摩西五經的關係。 第一章家譜,彷彿是創世記。第二章希律王殺伯利恒嬰孩,好比出埃及記法老王殺以色列族男嬰。登山寶訓有點像西乃山立法。第八章以後潔淨大痳瘋等事,有如利未記。第十章立十二使徒,叫人想起民數記十二支派。第十九章主離開北方加利利而來到南方猶太作了一個新開始,等於申命記。

  丙、馬太福音的著者。 著者即使徒馬太(意為神恩),又名利未(意為聯合),是個稅吏,在希律安提帕的領域加百農稅關上供職。加百農是從大馬色通地中海的要關,商賈如雲。身為稅吏,須識亞蘭文與希臘文,精通幣制。例如主差十二徒時,馬可只說勿帶「銅」(可六8),路加說勿帶「銀」(路九3),馬太說勿帶「金銀銅」(太十9)。馬太在稅關蒙召,放下料理銀錢之事,轉營料理福音之工。今日在座亦有人願意放棄地銀,轉營天銀乎?

  丁、馬太寫書的對象。 或說馬太福音的關係。馬可福音是向羅馬人講的,故實事求是,少說多做。路加福音是寫給希臘人提阿非羅的,文章要美,言語要合乎邏輯。約翰寫給以弗所教會,栽培信徒的靈性,其對象是一切的基督徒,注重真理之深造。馬太福音乃向猶太人證明耶穌是基督。他原初是為耶路撒冷教會而寫。因此本書放在新約第一卷,與舊約緊連。所講的多屬舊題目,如彌賽亞,以色列,預言,律法,國度等。

  戊、本書著作的時地。 書中題及「大君的京城」(五35),「那聖殿」(二十四12),「聖地」(二十四15),「聖城」(二十七53),可見寫書時,耶路撒冷尚未毀滅,故本書當寫在主後七十年之前。書中又言「直到今日」(二十七8,二十八15),可見距事情發生已有相當時日。照大多數解經家意見,馬太該寫在路加之前,而在馬可之後:

  使徒行傳──寫於主後62年。

  路加福音──寫於主後60年。

  馬太福音──寫於主後58年。

  馬可福音──寫於主後56年。  本書著作的地點,是在耶路撒冷

  己、本書的參考材料。 馬太寫福音,參考資料約有五種:(1)參考馬太自己所寫的「主訓言集」(Logia)。主訓言集是用希伯來文寫的,內容純粹為主的談話。(2)他也參考過一種手稿,名曰「舊約見證集」(Testimonies)。這見證集係收集舊約材料如何在耶穌基督身上得凓應驗者。(3)他當然參考過馬可福音。(4)第四種資料乃采自當時的口傳,如首二章。(5)親耳所聽的主言,親眼所見的主工。

{\Section:TopicID=179}(二)馬太福音分段。

  甲:小引──12章。

  乙:大衛之子──325章。

  丙:亞伯拉罕之子──2628章。

  大衛之子,大衛是王,他的兒子繼承其王位者也,耶穌基督坐祂父大衛之位。第325章這一段,描寫耶穌基督行事像君王一樣有權威,說話像君王一般有權柄。

  亞伯拉罕之子,即以撒,順服以至於死。第2628章這一段,描寫父神犧牲獨生愛子,描寫聖子耶穌遵從父命飲了那杯,獻身為祭,像以撒一樣。

  本書的主題,寫耶穌基督是彌賽亞,是君王,故「大衛之子」這一段,用的篇幅最多。這一段是主三年多的全部言行錄。馬太只收集那足以表達王之身份的言行。他的編輯法是,先記述主的工作,後記述主的講論。他所記述的工作與講論,非按時間的先後,乃按事類而歸納。例如:登山寶訓,大概非主在一個時候所講,但馬太覺得類同,故歸併為一。又如:第八第九兩章,一共記了九個神蹟,並非這些神蹟按凓時間逐一相繼發生,乃由於馬太的歸併法。

{\Section:TopicID=180}(三)耶穌基督的家譜

  馬太福音頭十七節,記述耶穌基督的家譜。第一節是標題,末一節是結尾,真正家譜只有當中的十五節聖經。這十五節分為三段,每段五節:

  第一段(26節),列祖,共十四代。  第二段(711節),君王,共十四代。

  第三段(1216節),王族,共十四代。

  三者合計為42代。以色列人在曠野走了42站(民33章)。三個十四,即三個雙七。大衛這個字,在希伯來文有三個字母,皆係子音,即TTT,譯為英文,即DVDD是希伯來文第四個字母,當作數目字四用;V是希伯來文第六個字母,當作六用。把這三個字母加起來:4+6+4=14。所以三個十四,含有三個「大衛」之意,這也表明馬太家譜的中心思想是「王」。

  茲將馬太與路加所記兩個家譜,作一最簡單的比較:馬太\cs16            路加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起自亞伯拉罕。            上達於亞當,於神。

二千年。                四千年。約瑟的家譜。                馬利亞的家譜。約瑟是大衛子所羅門之裔。            馬利亞是大衛子拿單之裔。約瑟是雅各之子。                約瑟是希里之子。撒拉鐵是耶哥尼雅之子(按王統言)。                撒拉鐵是尼利之子(按血統言)。所羅巴伯生亞比玉。                所羅巴伯生利撒。

  兩個家譜有出入,可見非商量欺人。馬太要證明耶穌為王子,故處處注重王統。路加要證明耶穌為人子,故寫祂為馬利亞子,亦為神子,故推到神。

  茲將馬太所記三個十四代列表如左:

  第一組:26節──列祖

1.亞伯拉罕

2.以撒

3.雅各

4.猶大(娶他瑪)

5.法勒斯

6.希斯侖

7.亞蘭(參得四19

8.亞米拿達

9.拿順

10.撒門(喇合)

11.波阿斯(路得)

12.俄備得

13.耶西

14.大衛王(拔示巴)

  第二組:711節──君王

1.所羅門

2.羅波安

3.亞比雅

4.亞撒\cs16

5.約沙法

6.約蘭

7.烏西亞

8.約坦

9.亞哈斯

10.希西家

11.瑪拿西

12.亞們

13.約西亞

14.耶哥尼雅(參耶廿二30

  第三組:1216節──王族

1.撒拉鐵

2.所羅巴伯

3.亞比玉

4.以利亞敬

5.亞所

6.撒督

7.亞金

8.以律

9.以利亞撒

10.馬但

11.雅各

12.約瑟

13.(馬利亞)

14.耶穌

  讀了右表,有下列數點引起我們注意:

  1.從喇合(入迦南時期)到大衛,約有四百五十年(參徒十三20),馬太所記的僅相隔四代,是否其間被刪去數代?

  2.第二組第六代約蘭,與第七代烏西亞(又名亞撒利雅)之間,明明刪去了數代。按代上三11-12,知其間有亞哈謝,約阿施,亞瑪謝三代被刪去。何故?因約蘭娶了亞哈與耶洗別之女亞他利雅為妻(代下22章),故罰及子孫三四代,因這三代皆不好,不敬畏神。

  3.第二組第十三代約西亞,與第十四代耶哥尼雅(即約雅斤)之間,刪去了一代(代上三15-16,代下三十六1-4)。這裏該將約西亞的後裔作個簡表,以便明瞭:

約西亞

長子—─—─約哈斯(作王)次子—─—─約雅敬(作王)—─—─約雅斤(作王)、 西底家  三子—─—─西底家(作王)四子—─—─沙龍

  馬太記載了祖父約西亞,及孫子約雅斤,卻把當中一代曾作過王的三位皆刪去。何解?大概因為約西亞子孫中只有約雅斤在被擄之地巴比倫自卑悔改(參王下末,及耶利米末)。照第23兩點看,不敬畏神是惡中之大者,如果始終不自卑悔改者,其名必被塗抹,或說被書於土內(耶十七13)。

  4.書中五個女子,除馬利亞作男子論被列為一代外,其餘四個皆係有問題的人物,何以竟被列為耶穌基督的上代?不能無因:(1)他瑪──雖然欺騙猶大,但她存凓信,堅決地要作神之選民,又作選民之母。她是迦南人,她的信,遮蓋了她的罪。(2)喇合──是迦南女子,是妓女,但因信稱義(來十一31)。(3)路得──是摩押女子,摩押是受咒詛的民族。但她有勇敢的信心與決心,有冒險性的選擇。她寧選擇與婆婆同苦,作神選民。至終作了大衛王的曾祖母。(4)拔示巴──赫族女子。與大衛同犯罪,也與大衛同悔改。後來更同掌王權,因所羅門從她而出。外邦罪人,到主面前來,主必不丟棄。

  5.一些年幼的弟弟蒙了揀選,反倒本來有優先權的兄長被放棄,是因他們自棄。亞伯拉罕是老三蒙選召,哈蘭與拿鶴卻無分。雅各是弟弟被選上,以掃是哥哥卻失去。猶大是老四,大衛在八兄弟中排行最小,所羅門亦非長子。人不可自棄!

  6.惡的羅波安生了惡的亞比雅。惡的亞比雅生了好的亞撒。好的亞撒生了好的約沙法。好的約沙法生了惡的約蘭。不好的亞哈斯生了好的希西家。神恩不按血統乃按靈統。勿祗評人之上代,勿因子女不肖而罵其父。

  7.第三組連基督在內,不過十三代,故作者之意見是把馬利亞也算為一代。馬利亞以一女兒之身,卻承當了男兒之份,真是蒙了大恩,萬代要稱她有福。但主說:「卻還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路十一28)。所以人不可拜馬利亞。── 謝友王《馬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