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基督豐滿團體見證的意義
讀經:
約翰福音九章一至九節:“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耶穌說了這話,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裏去洗(西羅亞翻出來,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
二十五至二十六節:“他說,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他們就問他說,祂向你做什麼?是怎麼開了你的眼睛呢?”
三十四至三十八節:“他們回答說,你全然生在罪孽中,還要教訓我們麼?於是把他趕出去了。耶穌聽說他們把他趕出去;後來遇見他,就說,你信神的兒子麼?他回答說,主啊,誰是神的兒子,叫我信他呢?耶穌說,你已經看見祂,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祂。他說,主啊,我信。就拜耶穌。”
十章一至四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從門進去的,纔是羊的牧人。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
七至十一節:“所以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十四至十六節:“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裏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第十章特別說到羊圈。瞎子眼開之後,主就把他帶到羊圈的裏面。這個圈就是主自己。在這裏,只有一個牧人是主自己,只有一個聲音是主自己,只有一個門是主自己,只有一種糧食是主自己,只有一個帶領是主自己。在這個範圍裏,和在會堂裏,是完全不同的。會堂是一個宗教的世界,羊圈是一個屬靈的世界,在這裏一切都是主的自己。這是在主耶穌這個人裏面合一的見證。
十二章一至三節:“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祂叫拉撒路從死裏復活之處。有人在那裏給耶穌預備筵席。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裏就滿了膏的香氣。”這裏說到伯大尼。伯大尼乃是神家的一個代表的見證,或神家的一個得勝的見證。
十五章一至八節:“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這裏的“我”字,不是指在肉身裏的主耶穌。這一個“我”,就是祂所說的“葡萄樹”。)……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十五章說到葡萄樹,葡萄樹是一個生機體,預表基督的身體。
約翰福音第一章,說到一連串羔羊的見證人。到了第二章,主給我們看見,這樣做主的見證,不是在個別的原則中。二章上一半說到一種屬靈的酒,下一半說到一個屬靈的殿。酒是說出在耶穌這個人裏面的豐盛生命,殿是說出耶穌這一個人彰顯出來時的豐滿見證。而這見證是在團體或身體的原則中。
從第三章開始,就一連串說到聖殿被建造。約翰福音第三章說到基督是我們的生命。凡從靈生的就是靈,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對個人、對團體都是一樣的原則。今天基督教有這麼多的聚會,但是你把它總括起來,只能分作兩類,從靈生的就是靈,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
到了第四章,說到主耶穌在我們裏面成為我們活水的泉源,直湧到永生。哦,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若是我們不認識基督是我們活水的泉源,教會不能被建造。
第五章說到基督乃是軟弱之人的能力。多年被律法捆綁的人,方法、教導、猶太教傳統的制度,都不能使他起來。神的兒子一顯現,捆綁就立即脫落了。那叫神的兒女起來走主道路的大能只有主耶穌。
第六章說到主耶穌是人屬靈的糧食,叫人借此得以與基督聯合,長大成人。
第七章說到主耶穌是從人裏面湧流出來的活水江河。
第八章說到祂是我們的自由,使我們從一切捆綁中得釋放。
第九章說到基督是我們的異象。
第十章開始,乃是說到團體的見證是怎樣的見證,先說到羊圈(十章),再說到伯大尼(十二章),最後說到葡萄樹(十五章)。羊圈說出在主耶穌這個人裏面合一的見證,伯大尼是神的家代表的見證,葡萄樹乃是一個偉大的生機體,說出基督身體豐滿的表現。這三種不同的比喻,都是為著解釋什麼是主所要得著的豐滿的見證。並且這三種的比喻也是逐漸進步的。先有了羊圈,進而有了伯大尼,再進而有了葡萄樹。這就是約翰福音的中心意義。
在未說到羊圈之先,第九章先說到一個背景。那裏有一個人,是生來瞎眼的。主耶穌沒有提出他的名字來,這就是告訴我們,那個瞎眼的人就是你和我。主說:“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如果我們真的看見了主,反而覺得自己是瞎眼的了。凡是沒有看見主的,都不承認自己是瞎眼的。現在這裏有一個人,生來就是瞎眼的,沒有人能醫治。(屬靈的瞎眼是沒有辦法醫治的。)
這個人在會堂裏。會堂,說出一個人意的組織。那裏對聖經,有自以為最正統的解釋,但都是字句而沒有精意;那裏有摩西所設立的律法,但只有行為而沒有大能的生命;那裏有好象是很標準的事奉,但只是儀文卻不能滿足神的心意。若是我們沒有看見主,我們的事奉就都在會堂的原則裏,所以我們不能定罪誰什麼,正如當日不能定罪那個生來瞎眼的人一樣。因為這乃是一個蒙憐憫被主開啟的問題。當人的眼睛沒有被開啟的時候,對會堂的感覺也蠻好,蠻安息。所以有人說,他們講的是耶穌,我們講的也是耶穌啊,有什麼不同?我們豈不也讀聖經嗎?我們豈不也禱告嗎?我們豈不也事奉嗎?是的,你儘管可以這樣說,但是有一件是不能隱瞞,就是自己是個討飯的,這是不能裝假的。親愛的弟兄姊妹,不要說不能使別人得到飽足,連自己也是天天坐著討飯吃。但是有一天那一位奇妙的人來了,用唾沫和泥抹在他的眼睛上,吩咐他往西羅亞池子裏去一洗,那無法醫治的眼睛開啟了。親愛的弟兄姊妹們,眼瞎一開啟,整個的宗教制度在他裏面都傾倒下來了。他要述說,他要見證:哈利路亞!從前瞎眼,現在看見了。他巴望人能從他身上看見神榮耀的作為,認識這位元大能的救主,脫離宗教的儀文,進入自由釋放的屬天境界。一個人真正看見了,不能不呼喊,巴不得大家都看見。誰知,越喊四圍的空氣越不對了,越喊越孤單,最後終於被趕了出來。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那天,這個眼睛得開的人,被趕出來的時候,真是四顧彷徨,前途茫茫。有誰能知道他當時的心情孤單、痛苦、迷惘,前面的路不知要怎樣走法。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那天,這個瞎子的痛苦感覺,只有他自己知道。弟兄姊妹,但是當他正在孤單彷徨的時候,主耶穌第二次來遇見他,哈利路亞!異象若是出於主,有了一次,必定還有二次,有了二次,還有三次。若僅只是個道理,過去了就再沒有事情發生了。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被趕出會堂的人,若沒有神的兒子再來遇見他,那是何等的孤單呢!但是感謝主,神的兒子再次來遇見他。哈利路亞!弟兄姊妹們,主的道路真的孤單嗎?主的道路不孤單!何等好!神的兒子再來遇見他!可是這個可憐的瞎子,雖然主剛剛開了他的眼睛,但當主再來遇見他的時候,他又不認識了。主說:“你信神的兒子嗎?”他說:“主啊!誰是神的兒子,叫我信祂呢?”弟兄姊妹們,我們就是這樣,我們遇見主三次四次了,但再一次遇見時,我們仍然不認識,主太大了,每一次的啟示,對我們都是新鮮的,我們永遠不能將主留在老舊的範圍裏!主說:“現在對你說話的就是祂!”
到了第十章,主耶穌把他帶到羊圈裏。到了羊圈,瞎子真要感動得流淚。原以為自己是多麼孤單痛苦,誰知道這裏像他這樣與他有同樣經歷的羊還真不少呢!羊圈是在主耶穌這個人裏面合一的見證。現在瞎子有了更大的看見了,這完全是一個新的世界,和會堂不一樣。這一個圈就是主的自己。
在這個範圍裏,只有一個牧人,是主自己。主說:“我是好牧人。”凡在主之外,借著宗教世界,人意組織來服事神百姓的,都是雇工。到事情真的來了,雇工就跑掉了。你真有事情找他們,他們沒有辦法。我們常說我們是受誰的帶領,到你真正要命的時候,才發覺是上當了。真實神的僕人,都不敢把神的兒女放在自己的手下,應當將神的兒女帶到偉大的群羊的牧人那裏去。只有這個牧人,是好牧人;只有好牧人,才肯為羊捨命。我們的牧人就是主耶穌。我們不是在任何一個人裏面合一,我們乃是在主耶穌裏面合一。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這就是羊圈。什麼時候人一代替了主,羊圈就沒有了,羊圈的實際就失去了。有時我們國語讀不好,總是將“圈”(juàn)讀作“圈”(quān圓圈的圈),羊圈(juàn)讀成羊圈(quān),這實在是有道理的。一個小圈圈一個小圈圈,把羊圈(quān)在裏頭,還要說自己是羊圈(juàn)。弟兄跑掉了,還說你要離開羊圈(juàn)了,你離開了羊圈,就沒有路了,其實不是離開羊圈(juàn),乃是離開圈圈(quān)。
不僅這樣,這裏也只有一個門,就是主耶穌。門就是出入的途徑。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的辦法是主耶穌,我們的經歷是主耶穌。我們在主之外,應該不曉得別的辦法,也沒有任何別的經歷。我們只有一個門,只有一條路徑,就是主耶穌。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真該在主面前悔改了。我們需要的是更多屈膝在主面前,不要再靠什麼辦法了。都是這些辦法使神的兒女疲憊不堪,軟弱無力。神的路沒有這樣複雜。今天,這些人的路,才使得人走不上去。哦!弟兄姊妹們,這不是神的路。彼得引用大衛的話說:“我看見主常在我眼前,祂在我右邊,……所以我心裏歡喜,我的靈快樂,並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你已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生命的路只有一條,就是主耶穌。凡不從主進來的,就無路可走。
不僅門是主,這裏還有一個聲音,也是主自己。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什麼是羊圈的見證?就是人一來,就能在詩歌裏,聽見一個聲音是主;在禱告裏,聽見一個聲音是主,在講道裏聽見一個聲音是主。真實神的兒女是不能欺騙的。主耶穌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有時也會錯,但是過後裏面會有感覺,裏面能自動的受校正。“我的羊聽我的聲音。”
並且“出入得草吃。”這裏只有一種糧食,也是主耶穌。今天,人把許多不能吃的東西,販賣給神的兒女。神兒女屬靈的食欲,因此被敗壞了,悟性被蒙蔽了。這真是令人感覺沉痛的一件事。主說:“出入得草吃。”如果需要我們去找草吃,我們早就餓死了。在羊圈裏是不需要找的。出來吃,進去吃;這邊吃,那邊吃。詩篇二十三篇的那只羊,是躺在地上吃,因為遍地都是糧食。弟兄姊妹們,空喊沒有用,只看神的兒女來了到底有沒有青草吃?是否出也有得吃,人也有得吃。主耶穌給人的餵養,總是豐豐富富的。最後又說,這裏只有一個帶領,也是主自己。
主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裏的,我必須領他們來……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因此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必須要分外小心,任何人都不能建立自己的聚會,成為一個獨特的團體來與人較量,與人相爭。每處聖徒的聚集,只不過是一個器皿,一個憑藉,使神的眾兒女能借此認識神家的實際,並且同被建立在耶穌基督屬靈的根基上。因此求主擴大我們的心胸,使我們能彼此在禱告中紀念,在主裏彼此相愛、交通與供應。哦,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這纔是在耶穌基督這個人裏面合一的見證。但是,這並不是說什麼都可以容忍了。不!組織,宗派與人意,我們要深惡痛絕,但是對於神的兒女,求主將他們放在你我的心裏。
——伯大尼的見證
到了十二章,見證又進步了,主將伯大尼擺在我們面前。伯大尼是神家的一個代表的見證。
伯大尼不是整個神的家,只是神家的一個見證。今天在地上也是一樣。沒有一班人能說,只有我們是教會,而別人不是。真巴望神開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見教會有多大,神的家有多大!若是我們有一個靈,覺得我們比別人好,比別人強,這是可怕的。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伯大尼不是神的家,但是她是神家的一個見證。當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整個神的家荒涼了。狐狸有洞,飛鳥有窩,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祂在祂的家中找不到安息,祂自己的人都不接待祂。人只要祂以外的事物、事工,而不要祂自己。弟兄姊妹們,使主傷心的,不是外邦人,乃是我們這些神的兒女。我們虧欠祂,我們不能使祂得安息。雖有那麼多人在事奉,但祂得不著安息;雖有那麼多人在燒香,但祂得不著飽足。這些日子,我們常為神的兒女無路可走難過,但有誰為著主無路可走悲傷呢?真正愛主的有幾個,與祂一同憂愁的有幾人?誰關心祂心中的焦急?誰關心祂見證的荒涼?弟兄姊妹們,我們也像以色列人一樣,嘴唇親近祂,心卻遠離祂。
最後,主接近了祂在地上路途的終點,祂到了耶路撒冷。六天的時間,白天在耶路撒冷做工,晚上到伯大尼住宿。因為在耶路撒冷這個宗教世界裏,主無處尋得祂的安息。但是感謝神,總還為祂預備了一個地方,使祂在終日奔波之後,能將一天的勞累,一身的塵土都卸在伯大尼。不僅祂自己,並且帶著門徒一起。主和屬祂的人一到伯大尼,有吃,有喝,有服事,有享受。主在伯大尼找到了祂的滿足與安息。當主在去耶路撒冷路上,那棵無花果樹上找不到使祂充饑的果子,祂咒詛那樹,那樹就立刻枯乾了,生命的汁水完全枯竭了。但是“伯大尼”這個“無花果樹之家”(原文的意義),在大體荒涼的時候,卻成了主惟一的滿足。它雖不是整個神的家,但卻代表著整個神的家活在神跟前。
這就是倪柝聲弟兄所說的教會立場的精意。不是說,我們就是教會;不是自我能標榜,我們就是見證;若是我們夠不上神的心意,我們不過就是一班基督徒的聚會而已;若是我們能滿足神的心意,那麼這一個聚會在神面前就是各地方神兒女的代表者。在伯大尼的家裏有三個人,一個是馬利亞,一個是馬大,一個是拉撒路。
馬利亞的用香膏膏主,說出一切的犧牲、代價,都是為著主自己。今天許多基督徒的受苦,不是為著主,乃是為著自己的工作,為著自己的利益,或者為著一個團體的利益。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每一滴血,每一滴汗都應當為祂而流。我們的事奉,看望,都不應在組織裏。我們所有的心願,所有的生活都應是在祂面前。每一瓶的香膏都應該是為著主。
馬大伺候的物件是主自己。馬大不再是為著許多事忙亂,乃是專心事奉主。許多時候我們事奉的物件,不是主,而是事物。所以倪弟兄寫過一本小冊子,叫“事奉殿呢?或是事奉神呢?”你們回去可以好好看一看。這是一個認識神心意的人所寫的。
那裏還說到拉撒路與主一同坐席。他什麼也沒有做,只是在享受。而享受的物件,也是主自己。經上說:“主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真是不錯。近來我們與許多神的兒女有交通,這個人講起主來是這個味道,那個人講起主來是那個味道,這纔是豐富。只有當你和眾聖徒互相交通時,纔能明白主的闊長深高。這是伯大尼家中的筵席。惟願主憐憫祂的兒女們,也讓我們寶貴祂的憐憫,吸引我們的心願,願意為著祂的家,付上我們的代價。
再進一步,到了十五章,主說到葡萄樹。葡萄樹是一個生機體,預表基督的身體。這幾年來,好多弟兄蒙到了主的光照,得到了一點關於基督身體的啟示,認識了它的重要。因此大家都有一個心願,願能放下自己,好使基督的身體得著彰顯。但是當你未摸這件事以前,還覺得自己懂一點,越認識多一點,也就越覺得這是太深奧的一件事,我們知道的是何等有限!
葡萄樹在這裏預表基督的身體,是一個生機體,不是人手的工作,不是人為的組織!枝子只要住在樹上,就自然會青翠茂盛,開花結實。同樣,當基督偉大的生命運行流通時,各肢體自然就會各按各職,盡各體的功用,身體的見證也就自然的彰顯出來。
弟兄姊妹們,人常說這是宗派,那是組織。人常說,凡以人意代替聖靈掌權的都是宗派,凡堅持一個特別道理的都是宗派,凡在主之外強調某一特別經歷的都是宗派。若是我們什麼也不堅持,也沒有特別的名稱,難道還是宗派嗎?我告訴你,人家是不合真理的宗派,你不過是個合乎真理的宗派而已。
那麼究竟宗派的意義是什麼呢?我們可以下個定義說:凡不是基督身體的,都是宗派。那麼什麼又是基督的身體呢?身體的各部份都佈滿了血管與神經,處處都有血液的供應,處處都有神經的管理。血液就是耶穌基督的生命,神經就是聖靈的掌權。凡沒有生命供應和聖靈掌權的,都是宗派。我這個人,今天是活的,有一天我死了。外面一切照舊,並沒有少掉一個鼻子,兩隻眼睛,但是裏面不對了,生命沒有了,因此神經不起作用了,心臟不跳動了,血液也不流通了。外面來看還是身體,但卻失去了身體的實際,只剩下了一個死的組織。弟兄姊妹們,這些年來,人把教會完全弄成了個屬地的東西。怎樣怎樣就是教會了,怎樣怎樣就是教會了。不要說你弄不到那麼完備,就是都全備了,沒有聖靈的掌權也還是宗派。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擺在我們面前的,是那麼多的失敗,我們真要戰兢恐懼,俯伏在主面前,讓十字架無限量的做工在我們身上,讓聖靈無限量的掌權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生命的活水纔能在我們身上暢行無阻,纔能帶進身體的見證來。哦,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願我們都起來,答應主的呼召,願我們只有一個心,祂興旺,我衰微。願主能在他兒女中間得著安息之所。願基督身體的見證,能在地上得到彰顯。這樣,主的喜樂就存在我們心裏,我們的喜樂也就滿足了。──
史伯誠《神兒子豐滿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