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撒種(第七講)
讀經(林後九6)「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這是撒種比喻,我前提過,保羅喜用三種比喻,「精兵」、「賽跑」、「撒種」,今日我要講第三種比喻。因在這個比喻中,有很寶貴的教訓。
這段經文中的「種子」是什麼?在(林後第八章)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因當時猶太的基督徒,遭遇到饑荒困難,其他各地教會的基督徒,用愛心去幫助他們,請人把捐款送到猶大去。種子就是這愛心的幫助而言。推而言之,一切愛心的行為與善行,都是種子。我們把種子撒種神的田地中,定有收成,而且撒種與收成成為比例:「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一是撒種必收成,二是多撒就多收。在傳道書(十一1)「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因為日久必能得凓。」撒在水面,似乎是失去,但神說:「日久必能得凓。」這話是真的,這應許是何等清楚和確定。可以鼓勵我們撒種。
讓我們從四方面來研究林後八、
(一)如何撒種──「……捐得樂意」(林後九7)樂意,是以善行為樂,享受善行,以愛人為樂──這是最高的享受,非常寶貴的。有愛心的生命,便享受愛;有善行的生命,便享受善行。例如:蒼蠅在污穢中享受。蝙蝠在黑暗中享受,而蜜蜂喜在田野間空氣清新的花叢中飛來飛去,享受甘甜滋味──因為生命不同,故享受也有異,我們有神的生命,就「以神為樂」。(羅五11),這樣才能享受天上神國的快樂。因為天上充滿神。我們自己攷驗一下,是以神為樂,以親近神為樂,以聽祂的話為樂,以坐在主前為樂?
再看九7下「是神所喜愛的」。討神的喜悅,是正確善行的出發點。主說:「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這當然不是容易的事,但真正行善的人是做得到的,他不吹噓,將善行行在暗中,這是真善。
「如今當辦成這事,既有願作的心,也當照你們所有的去辦成。」(林後八11)行善應當「辦成」,不只願望,並且要辦成,靠神的力量作成。
請再看林後八20-21「我們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這樣。」我們要留心行光明的事,免留落把柄給人有褻嫓神的藉口。
(二)撒種的榜樣──馬其頓的信徒。從(林後八1-5)看到很清楚。這裏有兩個完全相反的字:一個是「窮」字,窮是少、缺乏。另一個是「厚」字,厚就是多、豐富。這一個在物質上窮的教會,卻在靈性上顯出厚恩。物質的窮與心靈的豐富是絕不相衝突的,約翰却斯理在遺囑上只題到聖袍與書等,沒有遺產。他真是一個豐富的窮人,偉大的窮人。保羅走到人生終點,只提他的「外衣」、「皮卷」。他物質上貧窮,靈上實在豐富;每個人因他靈的豐富也得了豐富。馬其頓人雖在物質上貧窮卻蒙厚恩。第四節還寫出他們再三求保羅在幫助別人的事上有份,這真是一件稀奇的事,但在神奇妙的恩典之下,主的慈愛激勵之下,便有這樣稀奇的事發生。相信神永遠紀念他們所作的事。
他們為什麼能這做?因為他們「先把自己獻給主」。保羅的道理有兩重點:(a)信仰方面──「在基督裏」。(b)生活方面──奉獻。他常題奉獻二字,因為這是基礎,若不肯奉獻,就不能作真基督徒。他在羅馬書開始講信徒的生活時,先講奉獻。這就是先把基礎立好。昨日我也題過,保羅講恩賜先講奉獻,就是先奉獻才能用恩賜。大却在(詩四十8)說:「我的神阿,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這是順服,但其基礎早立在「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6)「開通」,應譯為穿通。(出廿一章頭六節)提到僕人因愛主而不願離開主人,就靠凓門椎,主人把他的耳垂穿通;此後;這僕人便永屬主人,獻與主人,永在主人之家。大却說穿通耳朵,即永遠獻上之意,他將遵行神旨意,與奉獻連在一起,奉獻就是順服的基礎,越過奉獻不能作成功的基督徒。各位弟兄姊妹,你想有能力,榮耀主,必要奉獻。
再看第二個榜樣:「我們又打發一位兄弟同去,這人的熱心,我們在許多事上,屢次試驗過,現在他因為深信你們,就更加熱心了。」這兩位兄弟,他們已經在許多事上,多次試驗過,過去熱心,現在更熱心。在今日教會冷淡空氣籠罩之下,要效法這兩位兄弟,更加熱心,這個世界雖冷;我們在主內是熱的,正如美國北部一樣,按緯度與莫斯科同;但美北部不冷,原因有暖流經過。倘愛的暖流經過我們的心,亦必然勝過寒冷。
(三)撒種的收成──
(a)收穫更多的善:「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林後九8)「多多施捨。」(11)
(b)仁義存到永遠:「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9)
(c)使感謝榮耀歸與神:「就藉凓我們使感謝歸於神。」(11)「榮耀歸神。」(13)
(d)得人記念──「就切切的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14)人記念,神也記念。神最喜歡聽兩種禱告:(一)由批評變成的代禱。(二)被幫助的人因感激而為他禱告。神必垂聽而將豐富恩典加給他。這是寶貴的收成。
(e)使別人因你的熱心而熱心。「並且你們的熱心激動了許多人。」(2)
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 滕近輝《哥林多前後書中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