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羅西書第三章
在基督裏的生命(三1~11)
基督救贖的意義,是把我們從肉身的敗壞中拯救出來。我們的本性,在始祖犯罪的時候已經墮落了,今天我們都陷在罪惡過犯之中,惟有當生命被神更換之後,我們的罪性才得以根除,開始那新的生命。
.不要被世界所勝(1~4):不少信徒雖說與主同活,但整個心思仍專注地上的事。「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太六24)我們的生命既因基督的救贖而得以進到神面前,有了與神一同顯現的榮耀,我們便應集中思念上面的事,更多思念神的榮美,使我們的生命更接近神。
.對付肉身的罪惡(5~9):我們有很多不潔的慾念,甚至會在行為上表現出來;連教會的肢體之間同樣有這樣的事(7)。但在公義的神面前,我們是無法逃避的,當神的忿怒臨到,我們就要被審判。保羅提醒我們應該棄絕──甚至在心思意念中全然拒絕這些惡念。基督徒是要付出努力的代價,才能不斷長進。我們要脫去舊人的生命和舊的行為,才可逃避神的忿怒。
.神賜予我們新的生命,其中有兩種特性(10~11):
1. 越來越像神:了解神是漸進的,而且逐漸進到神的形像中,就好像最開始時神完美的創造。
2. 不以外貌取人:不論我們是任何種族、任何身分階層的人,基督都是我們內在生命的主,祂包容了所有外在的差別。
祈禱 主,幫助我脫去肉體的邪情私慾,叫我更多思念𣿫的事。
基督徒的品德(三12~17)
基督徒對這時代的責任,就是要在彎曲腐朽的社會中,流露出與俗世不同的氣質。因為信主的人不論說話行事,都是奉主耶穌的名而行,所以我們的生命必然要更警覺和更積極。
.在愛中彼此饒恕(12~14):「神的選民」、「聖潔蒙愛」,這些詞彙明顯地表示我們與世俗有所分別,這些是世人所沒有的特質──包括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等,我們可以從主耶穌饒恕罪人的恩典上看到這些特質,因此我們應因凓主的饒恕,饒恕包容別人。這樣,我們已表彰了一種屬於基督的愛心。基督徒在真正的愛中,才可以將各種德性與生活融匯在一起,而且見證於眾人的面前。
.在平安中感謝(15):主既然將內心的平安賜給我們,使凡信靠主的人都同有一個指望,我們便應帶凓感恩的心來到神面前。
.在領受中教導(16):因為基督是無限、永恒、萬有之主,我們應竭盡所能去接待祂,以詩章、頌詞、靈歌,即包括了我們的身、心、靈去頌讚祂。對全能神作至高無上的尊崇,這是理所當然的。
.奉主的名行事(17):我們既是蒙神所愛,生命當然屬乎祂,從此我們不再是自己的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祂而行了。你的基督徒生命是否有凡事為祂而努力?並且以感謝的心去行事為人?
祈禱 求主饒恕我,叫我也饒恕別人,並且常存感謝的心,無論大小事情,都要為𣿫而行。
不同身分的事奉(三18~四1)
基督信仰不單只是頭腦的思維,而且也是可以實踐在我們生活之中的。我們在世界之內,雖然不屬於世界,但應該比世界上的人更懂得怎樣生活,因為我們知道是而為主而活。這是基督信仰可以影響這個世界的地方。
.妻子與丈夫的配合(18~19):今日的社會,男女擔當的角色雖然不太容易分野,但作妻子的要順服卻是聖經清楚的教導,保羅描述這樣互相配合是「相宜」的,意即「較好」;但妻子的順服需要在丈夫的「愛顧」中才顯得完全,因為,順服沒有愛便成強權;愛沒有順服則有爭辯。
.兒女與父母的相處(20~21):兒女為父母所生,理應服從,正如神是我們的父,祂也喜悅我們順服。但父母同樣要有溫和的態度,維護自己的尊嚴不一定要責罵;責罵可能會使兒女失去聽從的志氣,使他們不能討主的喜悅。所以信主的兒女,應該以聽從主的態度去尊敬父母,而信主的父母,亦應學習尊重兒女。
.僕人與主人的態度(三22~四1):「僕人」很容易被視為卑微的職業,於是作僕人的很容易在工作上發洩自己的壓抑,以致敷衍塞責;但僕人信主以後,應該知道他所服事的不單是人,更是主自己。神看透我們的內心,我們應該以自己的卑微去事奉主耶穌的神聖。雖然人的酬報可能不大,但主必將天上的基業賞賜我們。作主人的亦須公平,不要欺詐剝削,因為我們在天上的神面前,也不過是一個最微小的僕人而已。
祈禱 公平的主,求𣿫教導我在不同的角色中都有正確的態度,使我能夠榮耀𣿫的名。──《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