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歌羅西書第二章

 

『單純的信心與簡單的信仰』歌羅西書21-7

 

我讀專科學校的時候,常常覺得有一個同學很奇怪。他人很瘦,很內向,而且很專注在他的信仰裡面。有一天,我跟他談起信仰的問題,我問他到底信的是什麼,他跟我講了逼大堆什麼劫數、什麼青陽期、紅陽期的,講了半天我實在搞不清楚,他的信仰到底是什麼,我要他把他所信的宗教告訴我,他只回答我一句話,然後就再也不跟我談信仰方面的事了。他回答我的那句話是,天機不可洩露。後來在神學院中,上了關於宗教比較方面的課,才知道我這位同學信的是一貫道。

幾個星期前,在青少年團契的聚會,有一位分享他遇見的事,這位青年人在學校裡,有一天一個同學突然看著他說,弟兄,我覺得你好像上帝。這位年輕人愣了一下,後來他的同學告訴他為什麼,而且是引用聖經來證明,這位年輕人為什麼像上帝。這位年輕人的同學,是聚會所的會友。

我果我們小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所處的環境對我們的信仰,存在著許多挑戰。有的挑戰是無形的,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到我們的思想裡面,有的挑戰是直接當著我們的面衝過來,如果我們不好好建立信心及信仰的根基,很難抵擋各式各樣的挑戰。我們最好的信心是單純,最好的信仰是簡單,反過來說,最不好的信心是簡單,最不好的信仰是單純。單純跟簡單都是形容詞,它們的意思差不多,有的時候單純的意思就是簡單,簡單的意思就是單純。但這兩個形容詞用在我們的信仰上,用法就不簡單了。如果有人說你的思想很簡單,你的感覺怎樣,說你的思想單純,又覺得如何。你比較喜歡思想單純的人,或者是思想簡單的人?用單純來形容人的心思時,屬於肯定的,用簡單就有一點貶低的意思。

歌羅西書是一本護教的書信,歌羅西教會受到一些思想的挑戰,這些思想很有吸引力,當時候有許多人的信仰,被攪和得一團迷惑,弄不清楚什麼才是信仰的重心,這些被影響的人,信心變得不單純,除了神的話以外,還參雜了外邦的信仰成份,保羅提醒教會的信徒,不要被花言巧語迷惑了。

大部份的基督徒有一個困擾,這個困擾就是覺得信心不夠,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或試煉臨到,信心不夠有兩種情況,一種只是感覺上的不夠,另一種是真的不夠。感覺信心不夠的人,在問題中不會被擊倒,越感覺信心不夠的人,越想要追求信心。信心真的不夠的人,在困難中會跌倒,會被打倒,最後離開神。

信心的建立是有方法可以用的。今天這一段經文,是保羅將主題轉入護教的開始,我們從當中可以找到三種建立信心的方法。

一、在愛心互相聯絡中建立信心-由扶持產生信心

保羅在1-2節說,「我願意你們曉得我為你們和老底嘉人、並一切沒有與我親自見面的人、是何等的盡心竭力.要叫他們的心得安慰、因愛心互相聯絡、以致豐豐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要叫他們的心得安慰,這裡的『安慰』在原文中,鼓勵的意義比安慰重要,新譯本聖經把這個字翻譯做勉勵。第二節的第一句話也可以這麼說:『為的是要他們的心得著勉勵』這是保羅和其他同工服事的目的,叫別人在信仰的過程中,得到鼓勵。

保羅說,能叫人的心得到勉勵,是因為用愛心互相聯絡的結果,這個結果會幫助人產生信心。這是建立信心的第一種方法,用愛心互相聯絡,使人的心得到鼓勵,我們的信心就會被建立起來。為了建立信心,我們需要時常彼此鼓勵,而且這種彼此間的鼓勵要發自愛心,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我們天生有這方面的需要。

雖然我們家帶小朋友才一天,但我忍不住要拿他做例子。這個小孩才兩歲多,我發現鼓勵對他非常重要,要他好好吃飯,或者乖乖的自己玩,讓他合作的秘訣就是鼓勵他,越鼓勵他,他就做得更好。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懂得什麼叫信心,信心要一直不斷的鼓勵,扶持,才能夠建立得強壯。我們為什麼會鼓勵別人,或從別人得著鼓勵呢?保羅告訴我們,要從愛心的連結開始,如果你真正愛一個人,你不會吝惜你的鼓勵,你知道鼓勵你的人是愛你的,你才會接受他的鼓勵。

我們要帶領人信主,能做的就是愛他,鼓勵他,幫助他對神建立信心。我們要幫助信心軟弱的肢體,也是這樣,雖然人有軟弱,有跌倒的時候,按著神給我們的愛繼續愛他,鼓勵他回到神面前。

二、在悟性中建立信心-由思考產生的信心

第二個建立信心的方法是,由思考產生信心。這一點很重要,信仰不是只有感情的層面,更重要的是思想的部份。光憑著感情的信仰,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只用感情來信耶穌,是信心簡單的人,這種信心不是單純的信心,信心簡單跟思想簡單一樣,思想簡單的人,決定事情很容易被環境影響。

台灣退出聯合國的那一段時間,有許多人辦移民跑到國外去,最近這幾年台灣的政局不穩定,又出現了一個移民潮。有一個最近移民出去的人,在國外遇到另一個以前移民出去的人,先移民的人對最近移民的人說,他很後悔那麼早就移民出去,因為那時候美金跟台幣的匯率是四十幾比一,現在是二十幾比一,如果當初多想一下,就不會損失那麼多。其實這不是早晚移民的問題,這是對環境信心的問題,這一批因為害怕移民的人,事實上跟上一批移民的人一樣,沒有信心。

基督徒要建立不受影響的信心,應該從思想神的話建立起來,這就是保羅所說,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在聖經中,神要我們思念天上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有人把這話解釋為,不要為地上的生活努力及做計劃,這樣的解釋是不對的,神把我們放在一個環境裡面,一定有責任給我們,祂絕對不會把我們放在一個地方,什麼事都不做,光等祂來接我們。我們的信心是從思念天上的事產生的,神應許信祂的人離開這世界後,要接我們到一個沒有病痛、憂傷、也沒有眼淚的地方,我們在地上的成敗,不是按照環境給我們的評斷,而是神按我們在地上,如何靠信心度日和服事。

各位弟兄姊妹,有什麼事情讓您憂慮擔心嗎?盼望我們存著信心,等候神的作為。

三、由遵行主的教訓建立信心-由行道產生的信心

第三個建立信心的方法是,由遵行主的教訓建立信心。2:6說「你們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穌、就當遵他而行.在他裏面生根建造、信心堅固、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感謝的心也更增長了」

遵行主的教訓會發生兩件事,信心會建立得更堅固;感恩的心會更多。―― 林信仁《歌羅西書信息》

 

「哲理與真理」歌羅西書2:8

 

上個星期我們談到,在保羅書信中,歌羅西書是一卷護教特徵非常明顯的書信。保羅在這卷書信中,並沒有把異端思想的名稱寫出來,但從保羅所用的字句可以看見,當時的異教及異端思想,已經在基督徒的信仰中發生作用,這些思想要把人帶離開純正的基督教信仰。今天我們要看異端如何在人思想中的工作。

這是一個重視思想的世代,在學術上代表最高地位的學位,叫做Ph.DPh.D就是博士學位的英文簡寫,Ph.D英文的全名是Doctor of Philosophy,按照英文的字面意思,Ph.D就是哲學博士,但英文的Ph.D又是從兩種其他文字演變過來的,Doctor原本是一個拉丁文,意思是『教導』,Philosophy由兩個希臘文合起來,Philo的意思是『喜愛』,sophy的意思是『智慧』。所以博士最原始的用法是,形容一個被公認喜愛智慧並且能夠教導人的人。最早的時候,博士並不是一種地位,而是一種形容,被稱為博士的人是一個博學的人,這種人能夠告訴別人許多事情和現象的道理。後來隨著時間的演變,今天的博士不是指博學的人了,而是指在某一個學問的點上,做了很深入研究的人。今天的博士地位比以前的博士高很多,但知道他們講什麼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思想的發展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是思想的發展不一定代表進步,特別在思想偏離真理時,不但會讓人退步,也會產生很大的危險。我們生活在一個要怎麼想都可以的時代,思想自由的結果有好也有壞,好的結果是我們可以學習彼此尊重,不好的結果是,產生越來越多的衝突。

保羅在他的時代中,看見歌羅西教會受到一些思想衝擊,這些思想是當時流行的哲理,這些哲理跟基督教的信仰,有嚴重的衝突,保羅警告教會要謹慎,不要被人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迷惑了。人的理學是指被複雜化的思想,虛空的妄言是指沒有根據的說法,有許多基督徒被這些異端迷惑,而失去信仰的根基。異端是撒但用來攻擊我們信仰,最厲害的武器,有的異端把基督耶穌的名字,連結在聖經以外的教訓上;有異端把神秘主義的關念,滲透到基督教的信仰內容中;也有的異端用鍛練身體的名義,把基督徒引到邪靈的控制裡。

保羅勸我們要『謹慎』,在原文中這個字有許多用法,它最多用來指一個人觀看事情時,用小心謹慎的態度去察看。在聖經的原文中,至少有五個字的意思是『看』,人看事情有的只看事情的表面,有的是深入察看,有的人從看見中分辨事情,也有的人從看見中認識事理。保羅要我們小心謹慎的察看,各種思想和哲理。基督徒在信仰上,要預防受異端攪擾的方法,就是靠聖經的真理來分辨。今天這一節經文,保羅指出異端的三種特性,作為分辨的基礎。

()不照基督

異端的第一種特性是「不照著基督」。耶穌基督是基督徒的信仰中心,如果有人告訴你,耶穌不是我們信仰的中心,這就是異端。這一類的異端有幾種型態。

第一種是高舉某一個人過於基督,有些人把一些歷史上的人物,或是還活著的人,當作信仰的中心。這種異端常告訴人,某某人是上帝特別揀選來拯救我們的,我們相信他就跟相信耶穌一樣,我們可以效法某某人,因為他是信仰的榜樣。這種異端的問題是,他們把這些受崇拜的人,描述為沒有缺點,沒有犯過錯誤的完人。

第二種型態是高舉自己。這種異端可以說是人本主義的產物,凡事都以人為中心,宇宙中最重要的成員是人,凡事都以自我滿足為目的。他們教導說,人才是宇宙的主宰,人真正的身份是神。持這種想法的人有一個問題,他們連自己生命的長短都不能掌握,卻想要掌管整個宇宙。

第三種不照著基督的類型,就是否認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這種異端不相信耶穌是神,說祂只是一個道德高尚的教師,祂不能救我們脫離罪,但可以做為我們道德上的榜樣。這種異端說穿了,就是無神論,不相信人有靈魂,他們常說,人死如燈滅,人一死百了。持這種信仰態度的人,對道德規範失去信心時,他們的生活就會趨向自我放縱。

()照人間的遺傳

異端的第二個特性就是,信仰的內容根據人的遺傳,人的遺傳就是把人的想法高舉過聖經的內容。一般動物都是靠著本能生活,它們肚子餓了就吃,身體累了就睡,只有人會照著傳統來生活。馬上要過年了,許多人要面對傳統的問題,中國人過年有放鞭炮的傳統,因為傳說中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會出來吃人,所以要放鞭炮把它嚇走,雖然這種傳說已經沒有人相信了,但放鞭炮的人還是很多,如果你問過年放鞭炮的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往往他給你的答案是傳統。

人的傳統都是有道理的,但不一定合乎真理。請問按照人的常理,媽媽大還是孩子大?答案當然是媽媽大,所以天主教拜馬利亞是很合常理的事,但不合真理。人是很容易受傳統影響的,因為傳統會形成一種壓力,如果大家都照傳統做事,你卻不是這樣,那你會被人說話,活在傳統裡面有一種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就是不會被人說話。做為一個基督徒要小心,我們應當分辨傳統是不是合聖經的真理,如果是違背真理的,就要拒絕。

(三)世上的小學

保羅說異端的第三種特性是「世上的小學」。在原文中,『小學』的字義是「排列成行的事物」,這個字最常用來指字母的排列次序,也有人用在物質元素的排列,或星座的組合方面。保羅說有些異端的特性,就像「世上的小學」,他的意思是,有些異端信仰的師傅,誇耀他們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出於人的理論,把簡單的事弄得很複雜,然後又牽扯到信仰裡面。

這種「世上的小學」在現代最常看到的就是,西方的星象學和東方的易經,有許人把這兩種學問跟人的命運牽扯在一起。西方的星象學相信,人的命運被太空中的十二個星座控制,我們要明白將來的命運,就要去研究這些星座彼此間的關係,所以占星術變成許多人的信仰。中國的易經也是一樣,有許多人想從易經推算命運,結果產生許多複雜的東西來,把什麼方位,顏色、形狀牽扯到命運裡面,把家裡面的傢俱擺得奇奇怪怪的。最近有天文學家發現第十三個星座,結果關於占星術的理論都要重新安排了。我們要小心我們的信仰追求,不要羨慕什麼方法或訣竅。純正的基督教信仰沒有訣竅,只有存著單純的信心,按照聖經的啟示生活。不要添加聖經中所沒有理論。

哲理跟真理之間有許多是相合的,但不是人所有的思想都能合神的真理。我們要謹慎的用聖經的啟示,驗證各樣的傳統和理論,如果不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信仰,就不要相信。―― 林信仁《歌羅西書信息》

 

「得著豐盛、除去敗壞」歌羅西書2:9-12

 

中國人過年很重視除舊佈新,如果家裡有東西壞了或舊了,大部份人總會趁過年的時候,清理掉舊的東西,添進新的東西。但是有一種人,新的東西雖然已經買進來了,但舊的東西還是捨不得丟掉,結果一個房子住了幾年之後,就變得像倉庫一樣。要佈新之前,一定要先除舊。上星期我們所看的第八節,是告訴我們如何分辨異端思想,從今天這一段經文,我們要了解如何抵擋異端思想的影響。

有的時後我去別人家探訪,主人會倒一杯水來,如果主人招待很熱情,又遇到沒什麼話題講時,這一杯水就會發揮緩和氣氛的作用,但問題也是在這裡,第一杯喝下去之後,杯子很快會再倒滿,如果還沒有想出話題來,自然的情況是又把這一杯喝下去了,主人還是很熱情,繼續再倒水。除非開始談話,進入一個主題後,我不再動那個杯子,讓杯子裡面保持有水,自然主人就不會再倒水了。人的思想就像杯子一樣,如果裡面沒有水了,就有機會讓人再把水倒進去。我們思想會被影響的最大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思想。

宗教信仰上有兩種力量對人的影響最厲害,一種是傳統,另一種是思想。在傳統裡面,人知道要做什麼,卻不一定知道為什麼作,幫助小孩子守規矩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他一些生活的傳統,只要一開始帶著他做,以後他就會跟著作。越單純、越小的孩子,越有效。隨著人的成長,思想的影響力會慢慢代替傳統的影響力,當傳統不再是唯一的選擇時,人會開始思想,要反對傳統脫離傳統,或者尋找適應傳統的方法。基督徒在思想中如果沒有聖經真理的基礎,最後所走的路,會選擇走非基督的路。原因是人有一個敗壞的身體,隨著情欲的路,和隨著真理的路,是兩條方向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保羅的時代,幾乎所有人的思想都被。當時流行的占星術控制,很多人以為,如果希望事業成功,他必須依照星座的預測指示去行,人在這種環境中,他的思想成了占星術的奴隸,但實際上是為著自己的情欲,選擇走這一條路的。我們的時代跟保羅的時代很像,越來越多人追求的思想,就是能夠滿足欲望的理論。

我有聽收音機的習慣,在播報新聞的時段,會把頻道轉到新聞網。平常在中午新聞之後的節目,都是跟股票和金融有關的專題,最近幾個月多了一個題目,有一次我注意聽它的內容,談的竟然是星座對人投資股票的影響。這種從思想上引導人滿足欲望的現象,也在書店裡面看到,一般來說,書店最顯眼的書架上,放的書都是最暢銷的,現在在這些放暢銷書的架子上,大部份是星座跟投資理財類的書籍,這就是今天台灣社會的思想潮流。

基督徒活在這種環境中,如果沒有在思想上做好防備,我們免不了受影響。保羅說:「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面,你們在祂裡面也得了豐盛。」這段經文中,所用的『豐盛』這個字,在原文中除了豐富,滿足的意思以外,還有兩個用法,一個是補上去,例如衣服破了一個洞,我們用一塊布把它捕上去;另一個用法是填滿,耶穌行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把吃剩的食物收集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也是用豐盛這個字。保羅這段話的意思是,「我們在基督裡面,得著神本性的一切豐盛。」神的本性就是真理,神藉著聖經中的啟示,把真理告訴我們,真理最重要的應驗就是在基督身上,我們的生命要活的豐盛,只有在基督裡面,才能夠得到。

面對異端思想的挑戰,我們要做兩件事,第一件就是將神啟示的真理,放到我們的思想裡面,第二件事,用神的真理,修補我們思想上的破洞。

把真理放到我們的思想中,不是洗腦,洗腦是一再的灌輸某種觀念,讓一個人的行動被這種觀念完全控制。如果世界上真的有洗腦這件事,這個世界早就沒有衝突了。人有神所賜的思想能力,人的思想不斷的受刺激,也不斷的改變,洗腦或許有短時間的效果,但不會有長時間的影響。去年大陸最受國際關心人不是鄧小平,應該是魏京生,魏京生就是所謂的吃共產黨奶水長大的人,從小他就受共產黨的思想教育,在文化大革命時,他還是一個紅衛兵的領袖,但他後來變成一個反共產主義的人,最大的原因是,他開始思想。在文化大革命的期間,有一次他火車上經過一個車站,在停靠車站的時候,有許多乞丐跑到車窗下面,伸手要東西吃,在一大堆乞丐中他看見一個女的擠過來,原先他以為這個乞丐是穿著破爛的衣服,等到走近的時候他看清楚這個女孩子,年紀跟他差不多,她不是穿著破爛的衣服,而是完全沒有衣服穿,只用泥巴塗在身上。魏京生從那個時候開始思想,為什麼共產社會竟然有這種事情,在思想過程中,他自然而然的走上反共產黨的路。

越按照真理思想的人,一方面建立起合真理的觀念,另一方面也會修補,原本思想中錯誤的觀念。神造人的時候,把思想的能力放在人的身上,我們不要浪費這種能力,神不怕我們向祂發問題,任何問題在聖經中,祂已經預被答案了。基督徒的信仰要堅固,必須不斷的思想神的話語。詩篇第一篇第二節,有神的應許,「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割禮在以色列人的觀念中,代表神與他們這個民族立約的記號,但割禮更重要的意義是分別出來。神與亞伯拉罕立約時,不是只限定他的子孫才能受割禮,行割禮對象包括亞伯拉罕家裡的每一個人,原本不屬亞伯拉罕家的人,加入這個家庭時,就成為這家庭的一份子,同樣要受割禮。保羅將割禮和受洗的意義連結起來,基督徒的受洗,代表歸入基督的死,與主一同埋葬,一同復活。保羅說,這是使我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

有許多人說,做一個基督徒很痛苦,因為有許多的限制。從保羅這一段經文上看來,這一個說法的問題不是因為有什麼限制,而是因為肉體的情慾。情慾跟思想一樣,都是神賜給人的,情慾會為人帶來很大的滿足感,同時也會帶來敗壞。受洗加入神的家,除了象徵的意義外,具體的功能就是要幫助我們,除去從肉體情慾來的敗壞。如果我們做一件事,想到神的真理就感到不安時,你要為這種感覺感謝神,因為你仍然是屬神的兒女,神把不安的感覺放在你的心裡,為的是保護你不要受到敗壞。

我們都活在一個充滿試探的環境中,在這環境裡面,我們怎麼想很重要,順著情慾的結果是敗壞,順著神的真理是祝福。願我們善用神給的思想,也好好管理神給的情慾。―― 林信仁《歌羅西書信息》

 

「基督徒不可失去的兩件事」歌羅西書2:16-19

 

謝謝弟兄姊妹的代禱,這一趟去大陸的行程很平安,這個行程主要是在XX省,拜訪三自教會,和受三自教會管理的農村聚會點。這行程是跟當地管理宗教事務的人接觸,所以沒有什麼辛苦,如果說有什麼苦的話,就是吃太多了,幾乎每一頓午餐跟晚餐都有人招待,擺到桌上大大小小的菜,都是十幾二十道的,去大陸前原想趁這個機會減肥,結果沒辦法。

這個行程的主要目的是,西差會去瞭解幾個月以前,對一些教會捐款的使用情況。並且和當地管理教會的政府人員建立關係,希望以後在培訓工作上,台灣和香港的資源和同工,可以繼續幫助他們。我們在每一個地方,聽見最多的聲音就是建堂缺錢,中共最近對宗教有一個政策,就是要歸還以前被佔用的土地和房屋,以及讓以前有教會的地方恢復聚會,所以不管是城市裡的教會,或農村中的聚會點,幾乎都有建堂的計劃,或已經建堂了,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缺錢。X牧師跟我有一些交通,他認為在這個時候,是我們能幫助大陸教會的時機,再幾年以後,他們的經濟發展起來了,信主的人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的快速增加,他願意犧牲現在在台灣舒適的生活環境,換得大陸基督徒單純愛主的心,他說,每一次進大陸最大的收獲,就是看見一些基督徒的信心。X牧師是宣道會西差會在台灣年紀最大的宣教士,他來台灣已經二十七年了,他覺得他剛到台灣時,當時台灣的情況很像現在大陸的情況,經濟比較差,傳福音領人信主比較容易。他已經決定六月搬到香港,以後專心從事對大陸教會的工作。

我很同意X牧師的看法,我們似乎比大陸的基督徒富足,但對主的信心卻不及大陸的信徒。我們雖然得到世界上的許多東西,卻失去了在主眼中最寶貴的信心。保羅寫信給歌羅西的教會,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教會受當時世界的影響,信徒的信仰受衝擊而不穩。從今天所讀的經文中,我們要思想,身為一個基督徒不可失去的兩件事是什麼。這兩件事情,第一是、我們還存活在地上時,不可失去為主作見證;第二、我們不可失去對將來的盼望,這個盼望就是,主對我們在地上忠心的跟隨祂的獎賞。

(一)不可失去為主做見證

保羅的時代歌羅西教會受到當時,社會流行的思想影響,這些思想不但跟信仰結合,而且形成為社會風俗,有一些基督徒怕被不信主的人排斥,就開始遷就社會上的潮流,雖然名義上是基督徒,卻沒有為主作見證。這樣的情形也是我們所面對的,雖然我們在世上有許多挑戰,但不可以失去為主作見證。有許多基督徒一聽到為主作見證,就開始害怕了,以為要像傳道人講一篇道一樣,所以很多人就不作見證了,這是錯誤的想法。為主作見證是每一個人作得到的事,台灣教會成長不明顯的最主要原因,就在這裡。

在大陸有一天我們去拜訪幾個鄉下的聚會點,有一個地方叫XXX,那一個聚會點成立還不到一年半,現在有一百多人聚會。這個教會是由三個弟兄一起負責的,他們當中有一個人,把自己家裡整理出一個房間做為聚會場地,另外兩個把家裡所有的椅子搬來,這一個教會就成立起來了。這三個人的學歷,一個是小學畢業,一個只讀過三年,一個沒有讀過書。我們問他們怎樣傳福音的,他們回答說,就是去告訴別人信耶穌很好,勸別人來信耶穌,不要做壞事了,耶穌就會賜福保平安。有一個人說,我們就是在村子裡面,一家一家的去傳,有困難的家庭,我們就用愛心幫助他們,勸他們來信耶穌。另一個人說,我以前很壞,全村的人都知道,我抽煙喝酒打架是每一天做的事,但是信耶穌以後,我全部改了。旁邊有人說,這個人是帶最多人信主的。這些人不是傳道人,他們都是種田的農民,有一個人說,他們弟兄姊妹常常彼此鼓勵,他們要比別人勤勞,雖然每個禮拜用了很多時間作主的工,但自己田地裡的工作,要作得比別人好,他們不要在工作上輸給不信主的,大部份信徒田地的產量都比不信的人多。

這就是大陸教會增長的主要原因,許多信徒都為主作見證,他們用嘴巴講,也用行動活出來。不信主的人聽得見他們的見證,也看得見他們的見證。他們沒有失去為主作見證,主就將得救的人,加在他們當中。

(二)不可失去將來的盼望

保羅勸歌羅西教會的信徒,不可讓人奪去你們的獎賞,意思就是「不可失去將來的盼望」,人總是把盼望寄託在看得見的,和可以得到滿足的事物上面,歌羅西教會的信徒也受到這樣的影響。當時候有一些人是追求異象,和敬拜天使的,只要那裡傳出發現異象奇事,就會吸引許多人過去,保羅說,這些人的信仰不是以基督為中心的。這種現象也是台灣的基督徒要反省的問題,許多人沒有將來的盼望,只為眼前的需要追求神。

昨天開始聽唐崇榮牧師這一次的神學講座錄音到,我相信有參加的人,一定記得他在第一天的信息中,責備關於一九九五潤八月的預言,有許多台灣的基督徒移民到貝里斯,他們的藉口是去那裡建立宣教中心,但現在一九九五過去了,講預言的人不見了,也沒有什麼宣教中心建立起來。唐崇榮牧師的責備很重,但卻是我們要反省的。

我們在主面前的盼望是什麼呢?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19節說:『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我們的盼望不在今生這一個肉體的生命,我們這一個肉體是會衰老會朽會的,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也都會過去。在長沙有一個博物館,裡面收藏的主題是一個兩千一百年前的墳墓,這個墳墓是中國考古學家發現最完整的一個古墓,它經過兩千多年的時間,沒有被人盜過,裡面所有陪葬的寶物全部都在,這個墓埋著一個西漢時代貴族的夫人,最特別的一件事是,這一位夫人的屍體沒有朽壞,剛出土的時候,皮膚跟活人一樣有彈性,到現在為止,全世界的考古學家和科學家還搞不清楚,當時候的人是怎樣處理這個屍體的。這個墳墓在一九七二年發現的,當時候中共為了研究,把這一個屍體解剖開來,取出所有的內臟和器官,現在這位夫人是長沙省立博物館,最吸引人的展覽品,她的內藏用六個玻璃瓶裝著,放在一起展示,她空心的身體放在另一個位置展示。她穿的衣服又被放在另一個地方展示。我相信如果她和她的家人和子孫當初知道,兩千年以後會這個樣子,他們一定不會讓這個墳墓可以保存這麼好。

我們的盼望不在今生,也不在這世界。有病痛、有缺乏,遇見難處是我們操練信心,依靠神的最好機會。我很擔心一些基督徒的信仰態度,有一些人聽說那裡有醫病趕鬼的聚會,就趕著去參加,聽說有什麼神蹟奇事,就被吸引了。我真的擔心,因為神並沒有應許我們不遇見困難,也沒有答應我們不受挫折,祂要我們隨時依靠祂。不要失去將來的盼望。―― 林信仁《歌羅西書信息》

 

「與基督同死」歌羅西書2:20-23

 

自從英國傳出狂牛症以後,在歐洲或者有進口英國牛肉的國家,都非常緊張。原因是狂牛症的病毒會傳染給人類,這種病毒會潛伏在人身體裡面八到十五年,這種病發作的時候,會讓人很痛苦,並且在很短的時間中死亡。為了不讓狂牛症擴散出去,有許多國家要求英國,把所有可能感染狂牛症的牛殺掉銷燬,免得這種病傳開來。這個方法付出的代價非常大,卻能斷絕狂牛症病毒進到人體的機會。在醫學界中,為了保全人類的生命,常會採取犧牲其他動物生命的做法。

保羅常用「與基督同死」來形容基督徒的重生,但「與基督同死」只是上半句,下半句是「與基督同復活」。在保羅的書信中至少有六次提到「與基督同死、同活」,每一次的次序都是先有死亡,後有生命,這是基督徒屬靈生命的原則。自我的生命不死掉,就活不出基督的生命來;屬世界的生命不失去,屬靈的生命就得不著。

在事奉方面也有同樣的原則,約翰福音十二章二四、二五節,耶穌設一個比喻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屬世界的生命是保不住的,但從主得到的生命,卻可以存到永遠。在保羅書信中,『與基督同死』有兩方面的意義,第一個,向罪看自己是死的;第二、向律法死了。

一、與基督同死的意義

a.向罪看自己是死的[6:11]

羅馬書六章十一節說:『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在犯罪的事情上,基督徒應當是一個死人,不要自以為剛強,不會犯罪。撒旦時常在人以為不要緊的事情上,一點一點,一步一步的引誘人犯罪,侵佔人的生命。

有一個修道士,看上了修道院旁邊的一片農田,但是地主不願意賣。這個修士不斷的和地主商量請求,最後他們達成一個協議,地主只租這片土地給修道士,在契約上寫得很清楚,租用的時間是收成一次作物的時間,但是沒有指明是那一種作物。當契約定好以後,修士就把一些種籽撒在土地的四周,過了一段時間,這些種籽在土地的四周發芽以後,地主仔細看這些發出來的芽,他覺得很奇怪,去問修士為什麼只撒橡樹的種籽,修士告訴地主,他要更多橡樹的種籽,當然撒這種樹的種籽。那個地主一直到死,還沒有收回他的土地。在自然的環境下,橡樹從播種到結出種籽,需要三百年的時間。

撒旦引誘人犯罪,總是欺騙我們,只是一點點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的。當我們讓出一點點機會以後,犯罪的事就像種籽,開始發芽生根,盤據我們的生命,當我們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在犯罪的事情上,基督徒應該把自己當成死人,不看、不聽、不想、不做跟罪有關聯的事,罪自然不能在我們的生命中,產生影響力。

b.向律法死了(2:19)

『與基督同死』的第二個意義是,向律法死了。保羅在加拉太書二章十九節說:『我因律法,就向律法死了,叫我可以向神活著』基督徒不應該在律法上得罪神,在律法的事情上,基督徒是死人。有一些犯法的人,是懂得運用法律的,這些人聘請律師幫他們尋找法律漏洞,用法律來遮蓋他們的犯罪行為。

人還不懂得法律時,就會為自己的犯罪行為辯護。耶利米書十七章九節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人類的始祖犯罪以後,面對上帝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辯護,亞當對上帝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他把果子給我,我就喫了』,夏娃也對上帝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喫了』。亞當把犯罪的責任推給上帝跟夏娃,夏娃學亞當的作法,把責任推給蛇,蛇沒有人心,只有默默的接受處罰。亞當跟夏娃雖然會為自己辯護,上帝還是處罰了他們。在神面前人不是靠律法得救,而是靠恩典。神給人最大的恩典,就是在耶穌基督裡赦免人的罪,律法對得到赦免的人來說,是沒有功效的。

二、基督徒不能與基督同死的原因

保羅對歌羅西的信徒說『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脫離了世上的小學,為甚麼仍像在世俗中活著,服從那不可拿、不可嘗、不可摸等類的規條呢?』在保羅看來,歌羅西的教會有一些信徒,沒有與基督同死,因為他們還活在世俗當中。按照聖經中的原則,沒有與基督同死,就不能與基督同復活,保羅為沒有與基督同死的人擔心,他指出人不能與基督同死的兩個原因。第一、把人的吩咐和教導高舉過神的心意;第二、以自我為中心的信仰生活。

a.把人的吩咐和教導高舉過神的心意

把人的吩咐和教導高舉過神的心意,是犯了法利賽人的錯誤。法利賽人守的規條中,有許多不是出於神的心意,而是照著人的遺傳。在馬可福音第七章,法利賽人批評耶穌的門徒,沒有按照古人的遺傳洗手吃飯,耶穌指責他們是假冒為善的人。有許多法利賽人守住了人的吩咐,卻犯了神的誡命,例如法利賽人有一條規定說,把奉養父母的錢拿去聖殿奉獻,就可以不用照顧父母了。保羅說這些規條『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敗壞有朽壞的意思,保羅得救以前是法利賽人,他自己很清楚法利賽人那一套,這些不是合神心意的規條,就像朽壞的工具一樣,在重生得救的事情上,一點用處都沒有。

b.以自我為中心的信仰生活

第二個不能與基督同死的原因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信仰。以自我為中心的信仰,追求外表的敬虔過於真實的敬虔,保羅舉出這種信仰態度的三種表現是『用私意崇拜、自表謙卑、苦待己身』。

『用私意崇拜』是欺騙自己的行動。有一段時間,台灣的教會很流行一些做法,剛開始的時候很吸引人,我也是其中之一。那段時間有一種禱告方式叫做宣告的禱告,推動的人教導說,我們只要為所求的事,用宣告的禱告,神就會成就。例如有人生病了,我們去為他禱告時,要宣告病魔離開,神就會醫治這個人。這種宣告式的禱告沒有聖經根據,完全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基督徒要對神有信心,卻不要欺騙自己。

第二種自我為中心的表現是『自表謙卑』。謙卑是所有品德的根基,真正的謙卑不是自己說的,也不是用方法塑造出來的。沒有基督生命的人,謙卑不下來。屬世俗的人總希望大家說他好,很懂得用手段來達到他的目地。(希貴)

『苦待已身』也是一種自我為中心的信仰表現。天主教有一派的修道院,一進到修道院的門以後,就與世隔絕了,他們穿的衣服是用很粗的布料做成的,吃粗糙的食物,睡在石版上,甚至有些人睡在釘床上。他們想用自己的苦行,來表示聖潔虔誠。基督徒不應該這樣,神給我們的金錢物質,只要不是用來浪費和犯罪,都是可以使用的,不必苦待己身。

『與基督同死』才能與基督同活,盼望我們遵行神的旨意,在犯罪的事情上做死人,脫離世俗的敗壞。―― 林信仁《歌羅西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