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十二課  愛心的實踐與結語

 

12

 

經文  十三125

 

主題  信徒生活之勸勉()

      ——愛心的實踐與結語

 

思路  十一章是信心的篇章,十二章是盼望的篇章,十三章則是論

      到愛心的實踐。

研經目標

      1.認識實踐愛心的原則。

      2.學習順服領導者。

 

 

 

觀察與解釋

 

一、愛的原則(十三16

  1.對弟兄、客旅、受苦者,如何實踐愛?作者為何特別提及客旅和

    受捆綁者?

 

 

                                                            

  2.對配偶及錢財的愛,有什麼原則?十三章6節引自詩篇一一八篇

    6節,為要說明什麼?

 

 

                                                            

二、順服(十三717

1.十三章7節,作者教導我們當如何紀念領導者?

  2.十三章9節,諸般怪異的教訓,可能指什麼而言?十三章8節與

    79節的關係是什麼?

 

 

                                                            

  3.十三章1016

    (1)作者以舊約獻祭時,動物的屍身要燒在營外,比喻耶穌在城外

       受苦,其重點為何?

 

 

    (2)新約信徒當獻什麼祭給上帝?為什麼?

 

 

    (3)對現在的領導者,態度當如何?為什麼?

 

 

                                                            

三、結語(十三1825

  1.作者如何稱呼主耶穌?有何含義?

 

 

                                                            

  2.作者如何為他們祝福?有何特別之處?

 

 

                                                            

 

歸納與應用

 

  1.十三章16節,愛心對不同的物件,有不同的表現,背後也有

    不同的精神,請歸納並思想之。

 

  2.十三章717節是提到如何使自己的人生,走在準確的方向上,

    不受怪異的教訓影響。應用在今日,有哪些方面是我們可依循及

    努力的?

 

 

                                                            

  3.十三章7節及17節,描寫一位屬靈領袖應有哪些特質?每位信徒

    都當追求,使自己成為屬靈領袖。你當在哪一方面鍛練自己?

 

 

                                                            

 

研經指南

 

12  觀察與解釋

 

一、十三章16節,愛的原則

  1.對弟兄、客旅、受捆綁者,如何實踐愛。

    ·互相友愛——在逼迫中,也許有人會對在信仰上軟弱的人過分

      嚴苛,而失去愛心和同情。

    ·接待客旅——也許有人在信仰上冷淡,害怕逼迫,而不願再接

      待旅行傳道者,或逃難的基督徒。

    ·同情受困的人——同樣的情況,也許有人因信心軟弱,而不再

      幫助被監禁的基督徒。

  2.對配偶及錢財的態度:

    ·尊重婚姻——第一世紀的羅馬人,在婚姻及性道德方面極其混

      亂,作者勉勵他們要聖潔;苟合是神最厭惡的。

    ·不可貪財——不論富人、窮人,若貪愛錢財,就永不會滿足。

      當以神為安全感,而非倚靠錢財。

二、十三章717節,順服

  1.·思想他們及他們所傳的道。

    ·效法他們的信心。

    ·留心他們的結局——大約指他們如何忠於基督。

  2.十三章9節,大概是指一種以為飲食(潔與不潔)有助人的靈性

    的教訓。

    十三章79節,作者指出,基督從第一代傳道者傳給你們,他

    並沒有改變。不要相信這些怪異的教訓,要相信從前的傳道者。

  3.十三章1016

    (1)舊約大祭司獻祭之後,代罪的牛、羊屍體,必須燒在營外,視

       為不潔淨。作者想到,耶穌是在城外被釘十架,意味他要潔淨

       那不潔淨的人,向不潔的人認同,且使他們成聖。因此,我們

       也要向他認同,與他一同受苦。天城並不在地上,在天城外,

       我們勢必要受苦的。

    (2)基督徒當以頌贊及行善為樂。

       作者特別提到「靠著耶穌」——through Jesus,耶穌是唯一

       的道路,只有透過他,獻上的敬拜才能到神那裏。這裏指出,

       人存在的最高目的:榮神益人。

    (3)對今天的領導者——

       要依從、要順服。因他們關注的是信徒屬靈的好處,且將來要

       向上帝交帳。這裏是勉勵信徒,所以並非鼓勵一種專制制度。

       而且領導者要向上帝交帳,真正的老闆是上帝。

三、結語

  1.·群羊的大牧人——牧人常表達主耶穌對信徒無微不至的關懷。

    ·主——這就是希臘文對上帝的稱呼。

  2.祝福

    ·裝備(equip)讀者,使他們能行神的旨意。

    ·藉耶穌基督在他們心中作工,作者所求的最基本的,是內在的,

      是以神為中心的。

 

 

歸納與應用

 

1.愛的精神表現:

    愛軟弱的弟兄——同情、包容。

    接待客旅——犧牲。

    同情受困者——認同、同情。

    婚姻——尊重、聖潔。

    錢財——知足、信靠神。

2.不受怪異教訓影響,可從下列幾方面著手:

  (1)常思想主的道(十三7)——殷勤讀聖經。

  (2)效法先聖先賢(十三7)——神學、研經、傳記。

  (3)順服、跟隨屬靈領袖(十三17)——敬重屬靈領袖。

3.屬靈領袖的特質:

  (1)傳講並傳揚基督——不是彰顯自己。

  (2)活出基督——生命被主更新,在生活中實踐信仰。

  (3)忠於信仰,犧牲自己——為人的結局,激勵後代。

  (4)為靈魂儆醒——作忠心的守望者。

  (5)忠心的管家——尊主為大,不驕傲,不轄制別人。

—— 校園研經材料寫作小組《希伯來書研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