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第四十七章
6 雅各見法老 四十七1~12
四十七1~4
約瑟進去告訴法老說…… 這段經文,一直到5上節,是屬於耶典的,是連接前章末段之記述的。5下~6上節,以及7~11節,卻來自祭典。6下、12~26節,則主要為耶典的資料。
約瑟從他弟兄中挑出五個人來,引他們去見法老…… 這只是禮儀的引見和公式的祈求准予住在歌珊地。3~4節的話,實際是重述約瑟已教導弟兄們在見法老時當說的(參看四十六31~34)。
四十七5~6
你父親和你弟兄到你這裏來了,埃及地都在你面前,只管叫你父親和你弟兄住在國中最好的地 這是顯出法老非常仁慈和慷慨,但卻是因凓約瑟的緣故。不過,這些話也是較後期的加筆,乃屬祭典的(參看11節)。
法老對約瑟說……他們可以住在歌珊地。你若知道他們中間有甚麼能人,就派他們看管我的牲畜 這是緊跟4節之後,屬於耶典的資料。這資料指出接納了約瑟兄弟的請求(4節),准許他們住歌珊地,而不是祭典之「國中最好的地」。但在實質上,埃及全國現有土地約一百二十萬平方英里,可耕作的土地僅佔百分之六,其餘均屬曠野和沙漠。國中最好的地是尼羅河三角洲。歌珊地就在三角洲邊緣的東部連接西乃半島之處。法老除准許他們住歌珊地之外,也希望他們中有本事的人可以為他牧養牲畜。
四十七7~10
約瑟領他父親雅各進到法老面前,雅各就給法老祝福 這幾節經文是老雅各見年輕得多的法老。因此他進去時和離開時,都給法老祝福(7、10節)。這些祝福,也可說是代表行禮的意義。
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歲,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 禮貌的晉見,沒有甚麼話題,法老就以雅各高壽為問。雅各所答的,不單是標準的祭典文句,也是標準的中東人的說話情調:謙虛的說寄居在世,也自認命苦和年歲不多。
四十七11~12
約瑟……把埃及國最好的地,就是蘭塞境內的地,給他父親和弟兄居住,作為產業 這是祭典的話,其中有兩項是有問題的:(一)蘭塞境內的說法,在時間上有錯誤。埃及第十九朝開
約瑟用糧食奉養他父親和他弟兄,並他父親全家的眷屬…… 這是孝順兒子和賢兄弟的表現,也是在這饑荒年間,他們唯一的糧食可靠來源,亦是約瑟之所以要他們搬下埃及來的原因(四十五9~13)。
四十七1~12
當父親和兄弟們合家搬到埃及,進駐歌珊地後,約瑟就入宮奏告法老。然後他挑選五個弟兄去面見法老,教導他們當說的話,主要在要求准予居住歌珊。法老亦慷慨的給予批准。迨後,約瑟帶領父親去晉見法老,給他祝福。法老則以雅各的年歲為詢,後者謙謹有禮的作答。此後,約瑟就以糧食奉養父親和弟兄全家。這就是以色列人下到埃及去的始末。
7 埃及田地歸屬王家的原因 四十七13~26
四十七13~17
饑荒甚大,全地都絕了糧……約瑟收聚了埃及地和迦南地所有的銀子…… 七年大饑荒剛過了兩年多(四十五6),各地人為買糧食,已漸漸把他們積蓄的銀子用盡了。
埃及眾人都來見約瑟說,我們的銀子都用盡了……約瑟說……可以把你們的牲畜給我…… 沒有銀子,就以貨易貨了。於是,為取得糧食,埃及眾人就把他們的牛、羊、驢、馬拿來給約瑟。
四十七18~20
我們在我主眼前除了我們的身體和田地之外,一無所剩,你何忍見我們人死地荒呢?求你用糧食買我們和我們的地…… 銀子用盡了,牲畜換完了,百姓所有的就只是自己的身體和田地。為填飽肚腹,為得種子繼續耕作,他們自願賣身和賣田地給法老,做法老的佃奴。
於是約瑟為法老買了埃及所有的地……那地就都歸了法老 這就是埃及的田地歸屬王家的原因。近代許多學者指責約瑟此舉殘忍不仁,趁人之危而收購土地,卻不作賑濟之舉。這是以現代的目光來看古代的社會,忘了古代社會君王的可以予取予攜,就算沒有收購,也可以武力沒收的殘暴欺壓。另一方面,繼續看到下面約瑟的安排和百姓的反應時,就可想像得到當日若無約瑟,餓殍遍野,社會動蕩不安,搶奪和凌弱的事,就更死得人多了。
這正如今日遊覽埃及的外人,見到全國大大小小的八十八個金字塔時,會搖頭歎息當年建金字塔的
四十七21~26
至於百姓,約瑟叫他們從埃及這邊,直到埃及那邊,都各歸各城 這是百姓受買後,人口普查清楚,各人安靖回家,國家供養他們──這是變相的賑濟:無賑濟之名,有賑濟之實。沒有人會餓死,也沒有人需要擔心了,雖然他們所得的可能不多。
惟有祭司的地,約瑟沒有買,因為祭司有從法老所得的常俸 這是另一個證據證明約瑟故事的可靠性。因為祭司從王家得俸祿,是埃及歷史可稽查的事實。
看哪,這裏有種子給你們……後來打糧食的時候,你們要把五分之一納給法老,四分可以歸你們作地裏的種子,也作你們和你們家口孩童的食物 古代很多國家都規定抽稅十分之一(參看十四20的註釋),因此這裏所講的五分之一是多了一半。這一半就是他們賣身賣地的代價。但是,一般的所謂十分之一稅收,是在平時,若到非常時期,橫徵暴斂的無度,就更常見。但在國庫倉廩豐足時,國家富強以致昇平和多方建設,亦是人民的幸福之道。
你救了我們的性命,但願我們在我主眼前蒙恩,我們就作法老的僕人 有些學者說這乃是譏諷的說話。筆者卻認為這是百姓衷誠感激的表示。不論何時何地的人民,一般的說,只要有喫有喝,太平無事,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於是約瑟為埃及地定下常例直到今日,法老必得五分之一,惟獨祭司的地不歸法老 這裏的今日,乃指當日經文寫作的時代。歷代雖有多少變更,但宗教土地免稅的條例,卻不但在埃及,一般的國家都多有依此施行的。
四十七13~26
因為有七年的大饑荒,埃及人首先是用積蓄的銀兩向約瑟購糧。銀子用盡了,便以牲畜和約瑟易糧。銀子和牲畜都沒有了,就只好賣地賣身給法老。這就是埃及土地收歸國有的來由。不過,祭司因有國家的常俸,他們的田地並未收歸國有。百姓和其土地歸在法老名下之後,約瑟把糧食和種子給他們,要他們以後的出產,五分之一為法老所有,五分之四歸他們自己養家活兒和為種子之用。
8 雅各臨終瑣記 四十七27~五十14
沒有一個以色列的列祖,對他臨終的事之記載有雅各那麼多。創世記中,提到雅各可能要悲哀凓下陰間或類似之話的,最少有四次之多(卅七35,四十二38,四十四29、31等)。一次表達他要在未死以先,下埃及去見約瑟一面(四十五28),一次提到約瑟要給他送終(四十六4),一次要求約瑟起誓在他死後,不要把他葬在埃及(四十七28~31),一次提到他死前病了,身體軟弱(四十八1~2),一次提到他要求要埋葬的地方(四十九29~32),然後才提到他的死與葬(四十九33~五十14)。
另外一個重要的環節,卻不為人所重視的,是雅各臨終前的數字問題:他見法老時是一百三十歲,正是亞當生塞特的年齡(請參看五3~5的註釋);他在埃及住了十七年(十加七),正是約瑟出來牧羊的歲數(卅七2),他一生的年日是一百四十七歲,是七十加七十再加七,非常完滿、吉祥、神聖的數字(請參看五3~5的註釋)。最後,也是最要緊的,他有十二個兒子,成為組成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而十二(三乘四)卻是一個救恩的數字,是天地圓滿的數字。
這意思就是說,在所有以色列人的列祖中,雅各是被認為最重要的一位。
A 雅各遺命約瑟要使其與列祖同葬 四十七27~31
四十七27~28
以色列人住在埃及的歌珊地,他們在那裏置了產業 有關歌珊,請參看四十五10的註釋。這裏說明他們置了產業,就是在那裏購買了產業的意思。因此11節的話,是很可能有問題的(見該節註釋)。雖然這兩節的話,也和11節一樣是來自祭典,但祭典是承傳了自主前第十世紀一直至第五世紀的祭司文件,故此前後有不同的敘述,是屢見不鮮的。
四十七29~31
以色列的死期臨近了,他就叫了他兒子約瑟來……請你把手放在我大腿底下……不要將我葬在埃及 這三節話,主要取自耶典,因為用以色列,手放大腿底下與廿四章相同。有關把手放在我大腿底下的起誓習俗,請看廿四2的註釋。他之所以特別要約瑟來向他作此起誓,原因是他未下埃及以先,上帝已經向他預言約瑟要給他送終(四十六4),而約瑟又大有權勢但卻埃及化了。
我與我祖我父同睡的時候,你要將我帶出埃及,葬在他們所葬的地方 這地方,就是亞伯拉罕以四百舍客勒銀子向赫人所買的麥比拉洞,不單是撒拉葬在那裏(廿三章),亞伯拉罕(廿五8~9)和以撒(卅五27~28)也是葬在那裏(參看四十九29~32)。
約瑟就向他起了誓,於是以色列在床頭上敬拜上帝 約瑟不但說會遵凓父親之命而行,也向他起誓會如此做。這就使雅各心安而感謝上帝了。
四十七27~31
年老的人都很關心身後事。中國有些老人自選棺木,自尋墳地,有些還自選了壽衣,並且會穿起來在自購回家備用的棺木中試睡。雅各亦是如此。他未下埃及前,已為自己掘了墳墓(五十5);現在到了埃及,又怕這個埃及化了而大有權勢的約瑟,會把他葬在埃及,以致不能與列祖同睡,而有失獲得迦南地為業的應許。所以雅各召了約瑟來,要後者起誓不將他葬在埃及,乃要葬在麥比拉洞中。──《中文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