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記第十五章
神在實際的生活中,不住的造就祂的子民學習服祂的權柄,好流露出神的性情,在地上的列國中,顯明神揀選的恩典。生活不住的在試驗人,也不住的在建立人,神的子民能在生活中接受了造就,那實在是很大的福氣,一面是讓神的祝福可以進到人的身上,一面在領會神的心意上有更大的擴展。
豁免的定例
“每逢七年的末—年,你要施行豁免。”(1)這也許和安息日的定規有同一的根源,和同一的含義,或者是安息日的內容的擴張。不管是甚麼原因都好,施行豁免是神的心意的發表,藉著豁免的執行,使人能領會,神的心意是要赦免人,讓人可以長久的享用安息。
豁免的條例,是神給人在信心和愛心上的試驗。神要求人在實際的生活中去經歷神的信實,照著神的吩咐去執行豁免是蒙福,而不是損失。神也讓祂的百姓在實際的愛心生活中,經歷神大能的拯救,可以脫離人的自己,免得因著保留自己而招惹神的追討。豁免是比較難學得好的功課,因為豁免的內容太摸著人的軟弱,但神的兒女在豁免上學習得好,生命的豐富就要無限的給祂充滿。
究意是要滿足誰?
豁免的定例的本身,就是神兒女的一個重要的功課,那就是人活著是為了滿足誰?若是為著滿足人,豁免的條例是行不通的,若是為了滿足神,這又是一個接受神的權柄的試驗。正確的答案該是滿足神,因為這是“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的結果,不去滿足神就不是愛神,真正愛神的人一定樂意為著滿足神而生活。
神願意祂的子民都享安息,祂定規了豁免,到了日期,“凡債主要把所借給鄰舍的豁免了,不可向鄰舍和弟兄追討,因為耶和華的豁免年已經宣告了。”(2)在人看來,豁免就是損失,這叫一般人都感到為難,平白的把辛勞所積蓄下來的,都給丟光了。人很難不計算自己的收益,也很難忍受失去利益,但是愛神的人只注意神的心意,神宣告了豁免,那就是豁免,沒有別的爭論,也沒有甚麼捨棄不了的。因為他們心裏看定了,他們的產業是神自己,不是地上的事物,地上的事物不能限制他們要滿足主的心。
外人可以追討,弟兄必要鬆手
“若借給外邦人,你可以向他追討,但借給你弟兄,無論是甚麼,你要鬆手豁免了。” (3)
這條例在表面上給人有異樣的感覺,為甚麼借給外人就可以追討,借給弟兄就要鬆手豁免,同樣的都是人,為甚麼要有這樣的區別,能向外人追討,也該能向弟兄追討才算公平。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問題,是神的定意要如此。”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為業的地上,耶和華必大大的賜福與你。”(5)神定意要賜福給祂的子民,而蒙福的秘訣是在接受神的權柄。可以向誰追討,或不可以追討,是神的定規,在人這一方面只是聽從就是了。神作這樣的分別,顯明瞭神的祝福是隨著神的權柄的,接受權柄也就是接受祝福。
對弟兄要鬆手豁免,也顯明瞭一個啟示的含義。神的赦免只是給那些在祂名下的人。當然神願意赦免所有的人,但人必須有受赦免的根據,不接受神的名的人,神要給他們赦免,他們也沒有管道去接受。弟兄是神名下的人,這弟兄的關係是越過人的血統關係的,以色列人也是一樣,他們一同承受應許的關係,遠超過他們血緣的關係。他們向弟兄鬆手,因為他們是同在一個應許裏。
弟兄是稱為神名下的人,是神已經顯明赦免的恩典在他們身上的人。神既然給了他們赦免,我們是誰?竟能不向神赦免了的人鬆手豁免呢!神給了他們松了生命的捆綁,我們也得幫助弟兄鬆開生活上的捆綁。
必在你們中間沒有窮人了
更深一步神要祂的子民向弟兄鬆手的原因,乃是神要藉著祂的子民來顯明神的豐富,以祂的子民的豐富來作祂在萬民中分別他們的明證。“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必照他所應許你的賜福與你,你必借給許多國民,卻不至向他們借貸。你必管轄許多國民,他們卻不能管轄你。” (6)以色列的歷史證明瞭這一點,甚麼時候他們服在神的權柄下,他們就顯出富足。局部人的富足並不是真正的 富足,只有全民的富足纔是真正的滿足。
“原來那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11)貧窮是人離棄神的產物,在伊甸園的日子,人不知道甚麼是貧窮,離開了伊甸園,神作供應就斷絕了,貧窮就出現在人間,“汗流滿面才得糊口。”貧窮在背逆的人間永不斷絕,但神要在祂子民中間造作一個沒有窮人的社會,向萬民見證神的榮耀與豐富。
多少的年代,地上的人追求一個理想的社會,但理想終竟是理想,可是在地上卻缺少達成這種理想的條件,因此,這種理想始終沒有在地上出現過。神作供應纔是人得豐富的根源,人若順從神,神的權柄可以在人中間自由運行,神的豐富就遮蓋了人的貧窮和缺乏。人向弟兄鬆手,神也就向人鬆手,在你們中間必沒有窮乏人。
遵行神豁免定例的依據
神要在祂百姓的中間顯出榮耀的豐富,祂定規了豁免的定例,讓祂的百姓去遵行,因著百姓的遵行而帶進祝福。為要帶進祝福,這些定例一定要執行。執行這些定例是有一些依據的,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頭一樣是因著神賜福的應許(參5)神應許了的,祂一定兌現,人既然是因神的賜福而富裕,他就該與同作弟兄的共用神所賜的福。其次是神顯明瞭恩典(參6),享用了恩典的人,必須要作為神恩典的見證人,不照著定例去作,就堵塞了恩典的進口,也隨著失去神恩典的見證。再有,就是神不喜歡看見神的百姓失去了憐憫的心,叫神的性情不能在地上顯明,因此神要追討那些遮蔽神的性情的人(參9)。
“罪便歸於你了”
神不喜歡看見人“忍著心,揩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7),更不喜歡看見人“心裏起惡念,說,第七年的豁免年,快到了,你便惡眼看你窮乏的弟兄,甚麼都不給他。”(9)人的眼睛只看自己,不看神,心裏脫不了計較自己的得失,一計較這一些,一定不肯向弟兄鬆開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給他,補他的不足。”世人可以這樣作,神不喜歡祂的子民這樣作,因為這樣作的人,一定是忘記了神是他的豐富的源頭,他只注意保護他所已經有的(參10)。
是愛人也好,是體貼神也好,豁免的實行是拆毀人的自己的尺度。沒有實際的活在神的心意中,或是沒有遇上實際的需要,人都可以張揚自己如何有愛心,又如何體貼神,一旦碰到要在豁免的事上實際去作的時候,人的本相就顯露出來了。實際的生活考驗人,也在造就人,照著神的心意去作的,那人就得了造就,也享用神是他的豐富。
人拒絕窮乏的弟兄,並不能保護他已經有的,因為神的眼目遍察全地,也紀念貧窮和缺乏的人。被拒絕的弟兄心裏難過,他把他的苦境告訴神,神一定鑒察。神說,“他因你求告耶和華,罪便歸於你了。”這是十分嚴肅的警告,不脫離自己,就得擔罪,人甚麼時候擔上罪,神的祝福在他身上就甚麼時候停止。
釋放弟兄
錢財是人的財富,有生產力的人更是人的財富,是財富就有捆綁人的力量。受財富捆綁的人,一定不會選擇神,也不甘心敬畏神。神要把人在屬地的捆綁中得釋放,好讓他們能進入享用屬天的富足。因此,祂不單讓祂的百姓學習向弟兄鬆手,並且更進一步讓祂的百姓學習釋放弟兄。脫離錢財的捆綁已經不是太容易,要放棄有生產能力的財富就更困難,但要維持活在神作供應的生活裏,再困難也要學習脫離。因為順服神是唯一蒙福的路,除了這路以外,再沒有別的路,可以叫人留在神的豐富裏。
無條件的釋放
到了豁免年,人一切的債務都完結,都是在恩典的原則下完結,享用恩典的人放棄債權,欠債的人在恩典中享受豁免。這是神的心意,在人中間顯明。“你弟兄中若有一個希伯來男人,或希伯來女人被賣給你,服事你六年,到第七年就要任他自由出去。”(12)自由出去就是無條件出去,當年他窮困,把自己賣給人,但他是神的選民,不能永遠的賣給人。神六天作工,第七天進入安息,六天工作是為了進入安息,照著這原則,所以六年的服事就是償還的代價,而且是加倍的償還(參18),償付清了,也就得釋放了,在釋放的時候,主人不能再向他要求甚麼,要讓他自由的出去。
這條例正反映了神對人的心意,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雖然因自己的愚昧,作了罪的奴僕,但不能永遠死在罪惡過犯中,神要釋放他們從撒但的權下出來。當主在十字架替人償付了罪的工價,撒但就沒有權力再拘留那些接受主作他們贖價的,他們是坦然的脫離罪和死的權勢。釋放奴僕是一條條例,同時也是一個原則,表明神為人預備釋放的恩典。
豐富的釋放
在釋放奴僕的事上,神在自由釋放的基礎上,再加上豐富的釋放。神要他的子民學習恩典的功課,幫助弟兄渡過難處。當日弟兄賣身為奴的時候,他是窮乏的,在六年的服事中是沒有工價的,如今在自由離去以後,他的生活怎樣解決呢?他是一無所有,若是恢復自由所換來的是餓死,這就不能叫作釋放,神並不要人作這種把重擔加在別人身上的釋孜。
“你任他自由的時候,不可使他空手而去。要從你羊群、禾場、酒榨之中,多多的給他,耶和華你的神怎樣賜福與你,你也要照樣的給他。”(13-14)這實在是恩典的功課,看見是神的恩典,就不單為自己留下恩典,而是與別人一同享用恩典。恩典實在不是個人的產業,神讓祂的子民學習作個恩典的管家,不單是自己享用,也與眾人一同享用。有了這個恩典的認識,豐富的釋放就不會有難處。
神讓他們在實際的經歷中去學習體恤人,“要紀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的神將你救贖。”(15)有過作奴僕的經歷,知道作奴僕的痛苦,因此該會體恤作奴僕的人。神領他們出埃及的時候,神也沒有使他們空手離開,祂使他們從埃及人手中得著金銀,這都是他們的經歷,在經歷中可以領會神的心意。神要祂的子民活在祂的豐富中,祂不要祂的子民中有貧窮,祂要得著服祂權柄的人為祂輸送豐富。神給他們享用豐富,更要他們與弟兄們一同享用豐富。
愛的奴僕
六年服事的日期滿了,作奴僕的可以自由的離去,但是他也可以選擇留在主人的家裏。 “他若對你說,我不願意離開你,是因他愛你和你的家,且因在你那裏很好,你就要拿錐子,將他的耳朵在門上刺透,他便永遠為你的奴僕了,你待婢女也是—樣。”(16-17)比較出廿一章l-7的記載,更清楚的看見這條例是從另一方面說明神的心意,因為主人的恩愛,人甘願留在主人的家中作奴僕。這事好像不可思議,但它實在是顯明瞭神在人身上的心意。
拿錐子在門上把耳朵刺透,說出了人甘心接受肉體的破碎,不願走出主的範圍,樂意放棄自己的權利,永遠的作主的奴僕。在人與人之間會不會發生這種事,我們不敢說,但享用過神恩典的人,都願意把自己的主權交給主,承認自己是主的奴僕,一生活在主的權柄下。
留在主的名下作奴僕,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事,我們也領會主的恩情。主接受我們,與其說我們作祂的奴僕,不如說我們在分享祂的所有。在主的家裏,一切的豐富都是在主家裏的人享用的。從前是無可奈何作奴僕,如今是心甘情願的作奴僕,從前作的是人的奴僕,現在作的是愛的奴僕。是主的愛把祂自己全給了我們,也是主的愛叫我們向祂交出自己,作祂愛的奴僕。榮耀的主,祂配得我們向祂獻上我們的自己。
把上好的獻給神
神把一切上好的給人,連祂自己也沒有留下不給人,祂也帶領人把一切上好的歸給神。 “你牛群羊群中頭生的,凡是公的,都要分別為聖歸耶和華你的神。”(19)頭生的都是人所珍惜的,但因為領會了神的深恩大愛,就把頭生的按著神所要獻給神。對以色列人來說,他們深知神當年擊打埃及人一切頭生的時候,神以羔羊的血保護了他們的一切頭生的,他們理當承認頭生的該歸給神。
頭生的該歸給神,這是毫無疑問的,獻上頭生的學習重點還不是在頭生的本身,而是在“這頭生的,若有甚麼殘疾,就如瘸腿的,瞎眼的,無論有甚麼惡殘疾,都不可以獻給耶和華你的神。”(21)雖然是頭生的,但有殘疾,便不能再獻給神。神讓人明白,一切獻給神的都要是完全的,只要有一點點的不完全,神都不能悅納。頭生的一有了殘疾,便失去作頭生獻上的資格。我們不能堅持那是頭生的,就勉強神一定要收下,我們不能損害神的性情,要叫完全的神接受不完全的獻上,我們只該體貼神,按著祂的完全,把最上好的獻給神。
進一步去注意這一點,神要得著上好的是有充分根據的。在祂給人所預備的救恩裏,神是把人放在聖潔沒有瑕疵的地位上,我們成為聖潔沒有瑕疵是完全有條件的,神也是定規了人要成為聖潔沒有瑕疵的歸給神,因此,人若不追求活出聖潔沒有瑕疵來,使榮耀歸給神,那就是不夠體貼神。神願意人明白所蒙的恩是何等的深,因而承認神是配得著一切,所以把最上好的獻給神是最合宜的。──
王國顯《你們要謹守遵行──申命記讀經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