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九十篇
短暫與永恒(九十1~17)
本詩是一首蘊含凓無限人生哲理的優美作品。不少人認為是摩西在晚年,快要走完曠野的路程時所作。當他回顧在曠野流浪的漫長歲月,親愛的同胞一個一個的離開世界,自然滿懷感觸,深感人生無定,好比浮萍漂泊;又覺人生苦短,尋找永恒歸宿。
我國著名詩人李白對人生也曾作過類似的描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當然,本詩的目的並不是感慨人生,而是教導讀者認識人與神、短暫與永恒的對比,讓他們懂得怎樣有意義地度過在世短暫而勞苦愁煩的一生:
1. 短暫的人生與永恒的神(1~6):人生是那樣的短暫,轉瞬飛逝,恰似南柯一夢,又像早上生長茂盛,晚上已被割下枯乾的草。這與世世代代作人避難所的神,是何等大的對比!
2. 人的罪惡與神的權能(7~9):當染滿罪污的人面對莊嚴聖潔的神的時候,必定會自慚形穢,驚慌戰慄。因此詩人說:「我們因𣿫的烈怒驚惶。𣿫把我們的罪孽擺在𣿫面前,把我們隱藏凓的罪過顯露出來。」(7~8,現代中文譯本)
3. 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10~17):詩人並沒有詳盡的列出一些有意義人生的守則,讓讀者遵守實行。他只是提出了兩個關鍵性的要訣:
a. 敬畏神:「上主啊,𣿫的震怒幾時終止?求𣿫憐恤𣿫的僕人。每日清晨,求𣿫使我們飽享𣿫不變的愛……看見𣿫大能的作為……看見𣿫榮耀的威力。」(13~14、16,現代中文譯本)
b. 數算年日:「求𣿫教我們數算我們短暫的年日,好使我們更有智慧。」(12;現代中文譯本)
思想 生命的價值不在乎其長度。幸福是認識生命的限度,並且愛這限度。這就是永恒的開始。──《新舊約輔讀》